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政治化」運作?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是聯合國大會下的一般性事務機構,其成員國除了應充當「楷模」,代表聯合國發揮「監督」世界各國人權狀況的作用。理事會每年召開三次會議,以集體討論、表決等形式審視聯合國成員國的人權狀況。
虞平認為,中國過去發揮的所謂監督作用已經「政治化」,這也是中國失去支持的一個重要原因。
他解釋,「中國常常為了對抗西方國家指責其人權狀況而去批評其它國家,或者動用其自身的委員地位去影響其它國家,交換在其他聯合國機制下支持中國的機會。」
從過去的表決記錄來看,中國極少譴責俄國、古巴、委內瑞拉等國。過去幾年,古巴、委內等國家也曾在人權理事會中發佈一些有利中國的聲明。
該理事會對成員國的分配名額也進一步形成了中國可以聯合弱小國家對抗西方國家的局面。基於地域公平原則,在47個成員國中,亞太和非洲國家總共佔26席,超過一半。東歐國家佔6席、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國家8席,西歐和其他國家7席。
不過,美國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認為,人權議題政治化是國際政治中很平常的一部分,並且在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後,權利從美國轉移到中國,是不可避免的。
他說,當中國給與弱小國家援助,這些國家可能因此在批評中國人權議題上變得更加謹慎。
中美外交部隔空交鋒
中國等三國當選後,美國國務卿龐畢歐也發表聲明,重申退出組織的立場,並強調,這次選舉結果「只會進一步驗證,美國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以及利用其他場合和機遇保護並促進普世人權是正確的決定。」
他稱,美國曾呼籲聯合國成員國對人權理事會進行改革,但並未受到響應。
美國在2018年6月宣佈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稱該組織允許人權侵犯者入選成員的選舉模式,令其未能有效捍衛人權。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記者會上說,「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促進和保護人權,奉行以人民為中心的人權理念,成功走出一條中國特色人權發展道路。」
趙立堅說,美國退出人權理事會是「站在國際社會的對立面,沒有資格對人權理事會選舉指手畫腳。」
趙立堅還督促美國「維護疫情下民眾生命權和健康權,停止將人權問題作為政治工具,停止以人權為藉口干涉別國內政。」
在國際人權憲章體系下,聯合國通過了兩大人權公約,不同國家有不同的認可。中國認可《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國際公約》(ICESCR),強調在住房、教育、健康、文化等方面的權利;而美國認可《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ICCPR),著重選舉權、生存權、宗教自由、集會自由等方面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