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仲敬專文(2):把歷史上的封建關係解釋成絕對統治權,難得到鄰國認可

2020-10-29 05:10

? 人氣

4月4日,西藏佛教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出席印度教育活動。(AP)
西藏佛教精神領袖達賴喇嘛。(資料照,AP)

同時,這些宗藩關係是相互纏繞的。像不丹人在跟尼泊爾人和孟加拉人發生糾紛的時候,他如果是不接受達賴喇嘛提出的仲裁,那麼他就要面臨封建制度之下經常會出現的一種情況:他本身在達賴喇嘛的直轄領地—在拉薩附近也有很多封建莊園,如果他不服從達賴喇嘛的仲裁,達賴喇嘛實際上是可以根據領主的權利,沒收不丹王公在錫金的莊園,作為懲罰不丹王公的手段。實際上,這種事情在英法百年戰爭的時候就已經發生過幾次。當時,英格蘭國王因為領有法國西南部地區加斯科涅(Gascony)的封建領地,所以是法蘭西國王的藩屬;但是英格蘭國王在英格蘭本地的領地並不是法蘭西國王的藩屬。同時,蘇格蘭的國王因為領有英格蘭的某些封建領地,變成英格蘭國王的藩屬;而且蘇格蘭又通過外交關係,是法蘭西國王的盟友。結果就是,英格蘭和蘇格蘭發生外交糾紛的時候,法蘭西國王可以通過沒收英格蘭國王在加斯科涅的領地,從而保護他在蘇格蘭的盟友,對英格蘭施加壓力—儘管蘇格蘭國王為了不放棄他在英格蘭的領地,仍然要對英格蘭國王效忠。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樣複雜的關係,比起現代民族國家那種兩個國家無論大小強弱、從理論上講都要派出級別相等的外交人員相互交涉的情況來說,要複雜而困難得多。所以,封建關係轉化為現代民族關係,要把模糊不清、交錯縱橫的封建領地劃分成為明確的邊界,是一個極其困難的過程。我們要先確定這個基本前提,然後才能理解,圍繞著不丹和西藏的這一系列交涉,無法簡單地像是國民黨和共產黨的國恥教育那樣說成是英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或者說是近代殖民主義之下中國的喪權辱國,或者說是印度人對不丹的侵略或者對中國的侵略,或者說是西方帝國主義惡意地企圖通過西藏問題分裂中國的圖謀。這些解釋方法其實都是用事後的觀念來套以前的事情。在達賴五世和不丹王公發生糾紛的時候,在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的時代,誰都沒有領土國家的觀念,誰都不認為邊界一側和邊界另一側有著天差地別的差別。不丹王公在他自己的直轄領地之內有西藏僧侶的避暑地和封建莊園,他在西藏境內也有自己的封建莊園。

而春丕谷地這個交錯地帶,你說它是英印帝國的領土,是可以的,因為它是英印帝國的一個避暑勝地和商埠要地,是英印帝國官員購置土地和財產的地方。它在英印帝國歷史上的重要性跟大吉嶺(Darjeeling)差不多,英印帝國沒有必要放棄它繼承下來的這些封建權利。同時,不丹本身也是英印帝國的一個藩屬。它在相當於清朝中葉(也就是十八世紀中期)的時期發生封建糾紛的時候,不丹這一派要求班禪喇嘛出面干涉,而另一派要求英印帝國出面干涉。最後是,班禪喇嘛拒絕支持,而英印帝國出面干涉了。後來的不丹王室接受英印帝國的仲裁權,也跟英印帝國簽署條約。在清朝末年的時候,不丹跟西藏發生類似的封建糾紛(Civil conflict)的時候,英國人又跟不丹簽署了普納卡條約(Treaty of Punakha,1910),規定不丹的外交由英國人負責指導,不丹的安全也由英印帝國負責保護。也就是說,如果清帝國或者西藏人想要欺負不丹的時候,英印帝國有義務保護不丹。英印帝國撤退以後,印度變成了英印帝國在法律上的繼承者。也就是說,印度實際上是繼承了很多封建權利,其中包括它對錫金和不丹實施保護。錫金和不丹如果對外發生衝突的時候,印度軍隊有義務出兵。這就是這次印度出兵的法理依據。同時,它也在西藏本地繼承英印帝國在西藏境內的一些通商權和莊園的保護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