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歸人數今年創下歷史新高,被官方拿來作為「人才強國」的展現。只是,許多中國學生在海外求學時微信、微博不離手,追逐的也多是中國境內事物,他們在心理上或許從未曾出國。
「海歸」是中國社會對海外留學歸國人員的暱稱。在搜尋引擎百度鍵入「海歸」兩字時,「留學生愛回國發展已成趨勢」、「海歸潮背後的中國向心力」等文章映入眼簾,中國似一步步邁向「人才強國」。
10年前的中國,每3人赴海外留學,僅迎回1人,中國官方當時很心疼這些人才的流失;然而2015年,這樣的數字變成1.28︰1。2017年逾60萬名「海歸」創下歷史新高,成為官方大吹大擂的政績。
暑假是人力市場注入新血的時刻,中共黨媒「人民日報」3日發文指出,至2016年底,「海歸」總數達265.11萬人,占留學累計人數一半以上,中國共產黨第18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共18大,2012年11月)後,更迎來其中的70%。
自1978年改革開放後,中國民眾生活日趨富裕,越來越有能力將孩子往外送,喜迎史上最大「海歸潮」之時,學生出國留學的動機已發生深刻變化。中國名校畢業的博士生阿杰說:「很多海歸就是家裡有錢而已」。
阿杰表示,中國很多人之所以選擇出國,就是因為考不上好的高中和大學,只好到海外念書過水,換個「鍍金」學歷;在這種情況下,除非是名校畢業的「海歸」,否則實力往往不及「土鱉」(泛指本土人才)。
另一方面,以往出國念書為的就是感受文化衝擊、學習換位思考,但傳播科技的發展讓天涯若比鄰,行動通訊的進步也提高了使用者的網路黏著度。不少留學生雖然人在海外,生活各方面卻難以脫離原生社會。
徐舫在上海出生,2003年到國外攻讀碩士學位,現於美國大學工作,有很多貼身觀察中國留學生的機會。他說,自己當年赴海外求學時雖已有網路,但要很積極才能接觸到中國的資訊,因此不得不融入當地社會。
但是徐舫發現,手機普遍後,近年來出國念書的中國留學生多數時間仍沉浸在微博、微信中,收看的是中國電視劇,往來的也多是其他中國學生,就好像活在海外的「小中國」裡頭,未曾與中國社會「斷鏈」。
那些遍布海外的中國使館、孔子學院、學生會、同鄉會等組織,更進一步滋潤了「小中國」的發展。一名中國學生就曾在網路發文表示,無論學生會或同鄉會,都充斥著太多中國特色,幾乎變形成另一個中國官場和中國江湖。
而富裕中國下成長的年輕一代,民族自信漸漸增加,又長期活在黨管媒體的社會中,目之所及多是一片和諧,當暴露在目標為「揭弊」、角色是「烏鴉」的西方媒體環境中,有些人也不免懷念起「中國的好」。
中國「海歸」從稀缺到量產,彰顯國力富裕的同時,「海歸」身價也有了等級之分,不再是光環保證。當中國官方沾沾自喜擁有大量「海歸人才庫」時,發達的科技環境卻可能讓這些人「從未真正離開中國」。
中國史上最大「海歸潮」來了,但他們自小生長在媒體建構的烏托邦中國,當暴露在相對不遮掩的西方媒體環境中,若因此興起「鄉愁」紛紛回到中國,不禁令人好奇,海歸對中國的發展能起何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