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克爾克大撤退》電影散場後,女兒情緒尚未抽離淚痕未乾的問我,爸逼,我們的空軍有像電影中英勇的法雷爾飛官嗎?他真的會為了多擊落一架德機,而不顧預備油箱耗盡冒死迫降嗎?我摸摸她的頭說:「有的,而且非常多,在碧潭橋左岸的空軍公墓裡,躺著許多許多的法雷爾英雄。
在任職中校處長時,一個偶然機會來到空軍公墓,在這裡不用告示牌的提醒,任何人都會「自動」的肅然起敬。寧靜不在於環境,而在於發自內心對英雄的崇敬。在這公墓裡,一個衣冠塚多於實質棺木的地方,每一位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軍官,他們大概都還沒結婚,就算結婚也是新婚,而妻子就像白先勇小說《一把青》裡的師娘、小周般充滿無奈與辛酸。所以這也是蔣介石特別在陸海空三軍之中,僅空軍享有專屬公墓的原因,因為他們配得。
那一天,當我看到陳懷生烈士衣冠塚時,內心的悸動就像電影《搶救雷恩大兵》,雷恩帶著家人來到肅穆莊嚴的軍人公墓,看到約翰米勒連長的墓碑時,立刻情不自禁的下跪,因為只有他知道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連長面對死亡是毫不猶豫退縮的。而陳懷生這位我在軍校《訓育專書》裡常看到的英雄,今天終於在我眼前出現,我佇足沉思,脫下軍帽彎著90度的腰,行了三次鞠躬禮。
陳懷生沒有結婚,因為他了解自己的任務特性,所以說:「我不願意拖累心儀的女孩子,寧願不娶,也不願意製造孤兒寡母」。有一次蔣介石召見他時,特別提醒他在飛行前,不要忘記帶降落傘,陳向總統報告:「若在大陸地區發生不測,絕對與機共存亡,不會使用降落傘,絕不做俘虜,苟且偷生」。
1962年9月,陳懷生駕駛U-2機前往大陸執行偵察任務,在南昌附近上空遭中共飛彈擊中,為國捐軀(享年32歲),成為黑貓中隊第一位壯烈犧牲的飛行員。在那個台海戰雲密布的年代,國家基於保密並顧及「軍民士氣」,許多家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先生、父親或兒子的死因,他們都當了無名英雄,誠如紀念碑文所撰:「慷慨一瞑,名不表於當世,尤可悲也。」
可見當時這些碧血灑長空的空軍飛官,不但屍骨全無, 政府也沒有立刻公開褒揚其英勇事蹟(但撫卹優厚)。這是時代的悲劇,卻也道盡軍人沒有拒絕上戰場的宿命,公墓裏,躺著上百位「陳懷生們」的英雄。他們在飛機中彈燃燒墜毀的那一刻,同時也照亮了軍人的價值與榮耀。正如「一江山」的指揮官《最後一顆手榴彈留給自己》的王生明上校;陳長文的父親陳壽人將軍從台灣重返千里之外的四川戰場一樣。
陳懷生中校殉國後,蔣總統除親自褒揚奠祭外,並追贈為上校,全台人民一致哀悼,將「台北空小」改名為「懷生國小」;另蔣經國並為陳懷生銅像揭幕撰寫《看不見,可是你依舊存在》的專文紀念。就是因為兩蔣這種發自誠心的尊重,讓李南平、張榮北等等的英雄們,前仆後繼的追隨陳懷生烈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