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觀點》當「中國」二字在西方愈發成為貶義詞

2020-11-02 07:00

? 人氣

中國在繼續作為「世界工廠」的同時,作者指出,它也正愈發成為「最大消費市場」,而其所帶來的虹吸效應並非朝夕即變的「北京印象」所能改變。(AP)

中國在繼續作為「世界工廠」的同時,作者指出,它也正愈發成為「最大消費市場」,而其所帶來的虹吸效應並非朝夕即變的「北京印象」所能改變。(AP)

中國似乎已經證明了自己。10月初「黃金週」的全民大出行之後,青島的群體感染一度令人擔憂,最終也很快得到控制;中國經濟第三季實現了4.9%的成長,成為首個前三季由負轉正的全球主要經濟體,今年或將佔據全球經濟增幅的30%。疫情帶來的挑戰和損傷固然很大,但對比全球窘況,突出的表現也得以在各地愈發樂觀的民情中體現。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回顧今年5月「兩會」期間,彼時中國剛走出最困難的疫情階段,外長王毅在回答中外記者問題時表示,「經此一役,中國的社會制度和治理能力禁受住了全面檢驗,國家綜合實力得到了充分彰顯,大國擔當作為發揮了應有作用。疫情過後,中國經濟必將更加堅韌有力,中華兒女必將更加團結一心,中國人民必將更加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如今看來,在某種程度上確實如此。可是,海外尤其是已開發國家對中國的看法則是另一回事。

10月初,美國權威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公佈了一項於6月10日至8月3日對14個已開發國家14,276名成年受訪者進行的民調結果。綜合皮尤過往資料顯示,已開發國家對中國的印象愈趨負面。雖然這是今夏的調研,未必反映最新情況,但各已開發國家的北京印象無疑在這「疫情年」中加劇了不少。

日韓澳對華負面印象甚於歐美

14國受訪人對中國持「非常負面」或「相對負面」的比例,依次分別為日本(52%/34%)、瑞典(36%/49%)、澳洲(45%/36%)、丹麥(32%/43%)、南韓(29%/46%)、英國(35%/39%)、美國(42%/31%)、加拿大(37%/36%)、荷蘭(29%/44%)、德國(23%/48%)、比利時(32%/39%)、法國(26%/44%)、西班牙(29%/34%)及義大利(26%/36%)。

參照皮尤過往民調,美國、加拿大、澳洲、英國、德國、西班牙、荷蘭、瑞典及南韓9國受訪者對中國負面印象比例,達到皮尤就此議題進行調查至少12年以來的新高。其中澳洲對中國持負面印象者增幅最大(24個百分點),瑞典、荷蘭、德國次之(15個百分點),美國再次(13個百分點)。此9國受訪人中對中國持「非常正面」或「相對正面」印象的比例,皆不到三成。

此次民調正值多國批評中國防疫過程、質疑中國抗疫手段,以至於61%的受訪者認為中國應對疫情不當。相較之下,認為美國、歐盟、受訪者母國和世界衛生組織(WHO)應對疫情不當的比例分別為84%、37%、27%和35%。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