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東北部大城巴塞隆納市中心遊人如織的蘭布拉大道(Las Ramblas),17日傍晚發生白色廂型車撞人的恐怖攻擊,至少造成14人喪生、逾100人受傷,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宣稱凶手是他們的戰士。英國《衛報》(The Guardian)記者、曾出版專書探討伊斯蘭好戰主義的作家伯克指出,17日的巴塞隆納恐攻案突顯了3個沈重的教訓:
1.車輛成為恐怖份子常用的武器
巴塞隆納17日的恐攻案並非恐怖分子第一次駕車衝撞平民,過去1年多內,法國、德國、英國、瑞典都發生過類似的恐攻案:去年7月14日法國國慶日深夜,31歲突尼西亞男子拉胡艾傑─布赫勒(Mohamed Lahouaiej-Bouhlel)開著重型卡車衝撞南部大城尼斯(Nice)觀賞國慶煙火的人群,造成87人死亡、306人受傷。去年12月19日,24歲的突尼西亞男子安姆里(Anis Amri)駕駛卡車衝入德國首都柏林(Berlin)布來特榭德廣場(Breitscheidplatz)的耶誕市集,造成12人死亡、57人受傷。
今年3月22日,52歲的恐怖份子馬蘇德(Khalid Masood)駕車沿著通往國會的西敏橋瘋狂衝撞行人,來到國會外面後下車持刀刺死警察帕爾默(Keith Palmer),這起恐攻造成5人死亡,另有40多人輕重傷。今年4月7日,來自中亞烏茲別克的39歲男子阿基洛夫(Rakhmat Akilov)駕著大型卡車衝入北歐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一家百貨公司,造成至少5人死亡、15人受傷。
《衛報》記者伯克(Jason Burke)指出,由於駕車衝撞人群的難度不高,加上弄到一輛車子並不難,所以「開車衝撞人群」成為恐怖分子近年常用的方法。
2.如今的恐攻為無差別攻擊
十多年前,伊斯蘭恐怖分子鮮少將手無寸鐵的平民當作攻擊目標,當時恐怖組織發動攻擊是為了傳遞特定訊息,例如2001年9月11日,恐怖組織「基地」(al-Qaeda)對美國本土發動恐攻,旨在打擊美國的政治力量(華府)、經濟力量(紐約世貿中心雙子星大樓)、軍事力量(國防部),當時認為攻擊平民無效,甚至會產生反效果,無法凝聚伊斯蘭世界的支持。
然而,近年情況出現改變。伊斯蘭國開始在各個可能的地點與時間,無差別攻擊平民,遊客自然成為目標,例如今年5月22日,美國歌手亞莉安娜(Ariana Grande)在英國西北大城曼徹斯特(Manchester)市中心的「曼徹斯特體育館」(Manchester Arena)舉辦演唱會時,遭到疑似自殺式炸彈客發動攻擊,造成23人死亡,119人受傷。今年6月3日,數名恐怖分子駕車在英國的倫敦橋上高速衝撞遊客與行人,並持刀刺殺無辜民眾,造成11人死亡、48人受傷。
3.政府嚴密的情報網無法提供永遠的保護
2004年3月11日,西班牙首都馬德里火車發生連環爆炸案,造成191人死亡,2050人受傷,此後西班牙在情報組織砸下重本,建立強大反恐情報網,這13年來讓西班牙躲過了多次伊斯蘭極端組織發動的恐怖攻擊,例如去年西班牙當局阻止了10次恐攻陰謀,包括去年11月阻止了卡車衝撞行人的恐攻計畫;今年西班牙政府至少擋下了2次恐攻,其中一個恐攻計畫與歐洲其他國家的伊斯蘭國恐怖分子有關。
然而,縝密的情報網並非永遠沒有漏洞,伯克指出,歐洲各國的情報分享是一盤散沙,這讓恐怖分子有了可趁之機,法國的反恐情報網就是一個例子:法國從1990年代開始就在對抗伊斯蘭好戰主義,情報蒐集走在英美前面,但是歐洲各國的情報分享十分糟糕,因此從法國2014年加入空襲伊斯蘭國開始,法國就屢傳恐怖攻擊,包括2015年11首都巴黎遭受該國二戰後最嚴重的恐攻,接連發生多起槍擊案與爆炸案,造成137人死亡,368人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