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四處飄香,但青綠的粽葉卻也可能暗藏添加物危機!有中國媒體實際測試,在北京街上與超市買回市面販售的數款粽葉,發現部份產品驗出高含量的銅,疑似粽葉在添加硫酸銅的水裡煮過,這種「返青粽葉」包出來的粽子,再怎麼蒸葉子都是綠油油,還帶著一股硫黃味,十分不自然,專家呼籲消費者挑選時要特別注意。
《新京報》報導,市售的粽葉主要分為「普通乾粽葉」與真空包裝的「鮮粽葉」兩種,前者要浸泡、蒸煮後才能使用,顏色多為黃褐;後者買回後就能直接包粽,且葉色碧綠,看起來十分誘人。
《新京報》隨機買回三種乾粽葉、兩種鮮粽葉測量後,發現兩款鮮粽葉都驗出高含量的銅,兩款粽葉的產地均標為湖北恩施,「又一春」的銅含量為335PPM(百萬分之一),「華鶴」牌為988PPM,幾近高於標準值百倍,專業人士稱銅含量「高得嚇人」。
測出銅含量達988PPM的鮮粽葉。(新京報)
業內人士指出,粽葉在採摘後,多半會變成深綠偏灰黑或黃色,如果一直保持鮮綠就是有問題。有不肖商家在浸泡粽葉時,會添加硫酸銅、氯化銅等化學物質,讓粽葉重新變綠,被稱作「返青粽葉」。
更嚴重的是,如果泡水添加的是工業級的硫酸銅、氯化銅,那還可能夾雜砷、鉛、汞等重金屬,這些重金屬可能會沾染到粽子上,如果長期或大量食用,可能會引起銅中毒,腸胃炎,出現皮膚紅腫、噁心嘔吐等症狀,甚至導致腎衰竭,選購時不可不慎。
至於要如何辨識「返青粽葉」?專家建議可採取「一看、二聞、三煮水」的原則:正常的粽葉經高溫蒸煮,顏色會發暗發黃,而「返青粽」煮後仍青綠誘人;二聞味道,正常棕葉煮過後有較濃的清香味,「返青粽」煮後有淡淡的硫黃味;三煮水,正常粽葉煮後的水呈現淡黃色,「返青粽」煮後的水呈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