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版銅像爭議》美國內戰南方名將 為何引發雕像之爭?

2017-08-19 15:10

? 人氣

美國內戰南北戰爭時的南方名將李將軍。(美聯社)

美國內戰南北戰爭時的南方名將李將軍。(美聯社)

美國內戰的南方將軍羅伯特·李的雕像是否應該被移出維吉尼亞州的小城夏洛茨維爾市,點燃了一個星期以來美國國內的輿論風暴。而且這場風暴還沒有平息的跡象。與此同時,其他地方已經有一系列類似雕像被移除。支持移除者認為,這些雕像代表白人至上主義;而反對者則稱,移除雕像就是抹殺歷史。有分析稱,雕像存在與否的辯論正是美國民主的見證;美國憲法規定的表達自由、信仰自由、集會自由等個人權利不僅在美國最高法院得到堅守,而且也根植於美國的傳統和文化中。我們就雕像之爭來展開討論美國的傳統與文化如何編織出美式民主。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參加討論的四位嘉賓是: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東亞系主任羅福林教授;美國亞裔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執行主任李忠剛;作家、政治評論人士陳破空;美國之音記者海濤。

維吉尼亞大學東亞系主任羅福林教授說,對於許多南方的少數族裔民眾而言,這些南軍領袖的雕像和邦聯的旗幟是壓迫他們祖先的象徵,但同時不少南方民眾、甚至包括黑人民眾也非常喜愛羅伯特·李將軍,南方有李將軍的墓地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學,這些歷史是不可能抹殺的。羅福林教授認為,把雕像“移走”和“推倒”是不一樣的概念,這次移出李將軍雕像的決定是夏洛茨維爾市政府通過民主合法的渠道通過的法案,而不是人們要胡亂推倒雕像,所以應該遵守這種秩序和本地政府通過的法案。

羅福林教授還說,如果把雕像移到更合適的地方,而不是把雕像放在政府旁邊的公共廣場上,好像政府就站在這個像徵旁邊、持同樣的理想,這不是為了抹殺歷史,而是為了更好地進行歷史教育。

美國之音記者海濤對比了美國、台灣和中國大陸對待歷史人物雕像的態度。他說,台灣民進黨執政後,許多蔣介石的雕像被挪走;中國大陸在文革結束後也挪走了一些毛澤東的雕像。這次夏洛茨維爾市挪走李將軍雕像的決定,如果是經過市議會投票做出的,應該受到尊重。

美國亞裔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執行主任李忠剛說,十年前美國的種族矛盾是趨於緩和的,2008年有許多人都越過黨派界限投票給了奧巴馬,希望黑人總統上台後能夠使美國的種族關係更加融合,但是事與願違,反而越來越多人要揭開歷史的傷疤、算總賬。我們希望以後的美國能夠慢慢趨於“不按種族區分”(color-blind)的社會,讓許多年前的事情慢慢沉寂下去。但現在一些人要降下邦聯旗幟、撤去李將軍的雕像,目的是為了翻開舊賬、為現在的種族政治做文章,這是沒有必要的。李忠剛還說,許多人看到川普上台後的表現對他的支持更堅定了。而反對移出雕像並不是小題大做,是對“種族化”的一種狙擊,讓美國能夠走上“不按種族區分”的道路。

作家、時事評論人士陳破空說,每次在國會大堂看到兩尊並列的雕像,北方的格蘭特將軍和南方的李將軍,都感慨萬千,很感動,為美國這個偉大的國家,和解、包容、慈悲、尊重,盡在其中,而不以勝敗論英雄。聯想到其他國家,比如中國,國共內戰,你死我活,共產黨取勝後,將對手斬草除根、趕盡殺絕,甚至在建政幾年後,還不放過幾百萬投降投誠的國民黨軍政人員,予以大規模殺害,包括抗日功臣、民族英雄。仇恨文化,禍害整個民族。

陳破空認為,美國南方的李將軍是歷史人物,有他的歷史局限。今天的美國人,尤其後來從其他國家遷入的移民,缺少對美國的歷史感,把李將軍說成是白人至上主義的象徵,而要移除其雕像,非常不妥。如果是這樣,1862年林肯發布《解放黑奴宣言》前的美國歷史都可以被抹煞,因為,許多建國先賢都曾經支持保留黑奴制度。然而,美國就是那些先賢所建立的,在他們所創建的民主制度的基礎上,美國一直在進步。不應該以人種、膚色論事,而應該以事論事,以白人為主的歐美國家,帶給這個世界的文明價值,領先於眾多亞洲和非洲國​​家,這是不爭的事實。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