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全球注目的美國總統大選,在投票後的數日膠著中,代表民主黨的拜登終於脫穎而出,贏得總統寶座。雖然川普企圖透過興訟展開困獸之鬥,但形勢比人強,最終還是不得不吞下失敗的苦果。
美國號稱民主政治的典範,但這次選舉過程卻提供全球一個負面的教材。川普為求勝選連任,在選戰中招數盡出,他的講話不但遭到美國主流媒體「消音」,連黨內同志都看不下去,擔心共和黨的整體形象被他毀於一旦。
拜登勝選創下美國總統選舉史上的幾個「第一」:拜登是美國史上最高齡的總統,也是獲得最多普選票的總統當選人;他的搭檔賀錦麗成為美國史上首任女性副總統,也是第一位有色族裔成為美國的副元首。
毛澤東說:「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美國社會經過這次選戰的折騰,已出現嚴重撕裂,因此拜登的當務之急應是「安內」為重。《BBC》理出拜登陣營過去一段時間宣示的8大政策:外交、新冠疫情、氣候變化、經濟和就業、醫療衛生、種族及警務、槍支管制和移民政策,其中大部分都是內政問題。
要處理好內政問題,拜登就必須先團結內部。拜登在勝選演說中表示:「現在是美國醫治療傷的時刻」,強調必須「找回美國的靈魂」。但知易行難,外界普遍認為,以「經濟保護主義」、「政治民粹主義」及「種族排外主義」為代表的所謂「川普主義」(Trumpism),不會因川普敗選而煙消雲散。幫助川普選戰的白宮前策略長巴農(Steve Bannon)就說過,「川普只是這個運動的代言人,真正重要的是運動本身。」
在對外政策方面,拜登信奉多邊主義,會一改川普過去單打獨鬥的作風。不像川普個性的飄忽不定,拜登沉穩內斂,比較會廣納眾議,特別是聽華府「建制派」的意見。拜登上台後,美國將陸續重返川普任期內退出的區域和國際組織,如《巴黎氣候協定》、「世界衛生組織」(WHO)、「伊朗核協議」等,並重啟《跨大西洋貿易及投資夥伴協議》(TTIP)談判,以及考慮參與日本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除此之外,拜登會強化美與歐亞傳統盟邦的關係,這些國家曾因川普的「在商言商」、唯利是圖,而對美國的領導地位失去信心。
川普視中共為競爭對手,不會改變其前任遏制「中國崛起」的戰略目標,但期待拜登會返回歐巴馬時期的對中接觸政策也是不切實際的。拜登的重要外交策士、前副國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就承認:「越來越多的跨黨共識認為,中國帶來一系列新的挑戰,現狀是不持續的。」儘管如此,拜登的中國問題顧問普遍不贊同所謂「新冷戰」和與中國「脫鉤」的說法。目前任職於華府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的執行副總裁、在大選中為拜登提供政策建議的瑞特納(Ely Ratner)即表示,美中不會走向冷戰,因為與冷戰時期不同,中美現有更密切的經濟交流,中國也已融入國際體系,其他國家不願在兩個集團之間選邊站。瑞特納認為,美國應該就個別議題與中國競爭,而非重演冷戰式的全面對抗。美國總統選後,拜登將立即面臨疫情和經濟問題,這就需要與中國接觸,甚至展開某些方面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