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措施遵循了美國2018年的《國防戰略》,該戰略制定了更加強硬的路線,將俄羅斯和中國視為美國的關鍵對手。
上海復旦大學的吳心伯表示,川普的政策為中國領導層敲響了「警鐘」,憧憬重新回到歐巴馬政府時期的關係已經是不可能了。
中國尚未對拜登當選發表評論。官方媒體報導了這個消息以及川普拒絕接受選舉結果的消息。
9日,中國的《環球時報》預測,在所謂「人權」問題上,不排除民主黨政府會有變本加厲的表現,總之美國在美中關係主要方向的施壓不會鬆懈下來。《環球時報》指出,近期導致美中關係緊張的部分源頭問題可以透過對話來解決,,尤其是川普針對美國抗疫失敗向中國「甩鍋」,而對話的目的是讓中美從圍繞疫情的激烈對抗轉為展開務實合作。
這樣的機會有兩個。川普已採取行動退出巴黎氣候協議和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4日,美國正式退出巴黎氣候協議。當天,拜登在Twitter上表示:「在整整77天後,拜登政府將重新加入該協議。」
在經濟上,關於中國是否履行了「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的承諾,等明年1月份拜登正式就任時答案將會變得清晰。針對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所涵蓋的商品而言,今年前九個月,中國執行的美國商品採購額為588億美元(約台幣1.67兆元),遠低於實現2020年目標所需的1080億美元。
拉塞爾說:「無論如何,華盛頓和北京當局都必須重新開始討論貿易問題,而且還不僅僅是貿易問題。」
拜登競選團隊表示,等拜登就任後,他將重新評估當前仍在生效的對華商品進口關稅。候任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在今年10月份批評川普發動的「所謂對華貿易戰」扼殺了與進口相關的製造業就業機會。
與川普的對華協議不同,拜登政府已暗示將尋求透過在核心問題上達成多邊協議向北京方面施壓。
拜登的助手已淡化了逆轉川普退出12國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TPP)做法的設想;該協定將中國排除在外。但美國可能會尋求其他商業和戰略協議來向北京方面施壓。
例如,在川普的領導下,美國國務院要求各國作出「淨網計劃」(Clean Network)承諾,限制中國或其他國家主導的電信公司在5G網絡中發揮的作用。
該地區的其他民主國家和合作夥伴也可能再次受到關注。到目前為止,川普政府一直對台灣要求針對一項全面貿易協定進行談判的呼聲保持警惕,一定程度上是擔心此類談判可能對與中國達成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產生影響。中國把台灣視為一個尚未收復的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