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美國加州、巴西亞馬遜雨林發生大火時,立刻獲得全球關注目光,但位於南美洲的全球最廣大濕地潘塔納爾,陷入火海好幾個月,仍鮮為人知。潘塔納爾遭遇數十年以來最嚴重的野火,包含獨特物種棲息地、原住民部落在內的濕地28%面積(6.7萬平方公里,約等於1.8個台灣)皆化為灰燼,火勢還未被控制,損害無法估計。
除了環境生態受到影響外,全球氣候也將因為潘塔納爾(Pantanal)大火面臨危機。濕地吸收的溫室氣體遠多於排出,而佔地24萬平方公里(約6.6個台灣)的潘塔納爾在碳循環方面起著關鍵作用,它擁有絕佳貯碳能力,透過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清除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儲存於植被或土壤中。
現在,富含碳的濕地生態系統熊熊燃燒,大量二氧化碳被釋放回大氣中,必將加劇溫室效應。巴西南馬托格羅索州(Mato Grosso do Sul)非營利組織ECOA執行長、生物學家希奎拉(Andre Luiz Siqueira)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潘塔納爾濕地對地球很重要,它所蘊含獨特的野生區域對地球萬物而言十分重要。」
一場前所未有的嚴重旱災
潘塔納爾約占全球濕地面積的3%,大部分位於巴西,其餘延伸至玻利維亞、巴拉圭境內,被認為孕育著全世界動植物最密集的生態系統。它是美洲豹、水豚、黑凱門鱷(black caiman)、巨獺(giant otters)、紫藍金剛鸚鵡(Hyacinth Macaw)等數千種瀕危與罕見動物的家園,也是約180種候鳥遷徙途經的棲息地。
今年潘塔納爾遭逢1970年代以來最嚴峻的乾旱,希奎拉指出:「這裡出現氣候緊急狀況,一場前所未有的嚴重旱災。」潘塔納爾仰賴季節性洪水淘刷與沖積,營造出濕地生物群落,每年11月至隔年3月的雨季,四分之三的平原會被洪水淹沒,而4月至9月為乾季,大部分積水乾涸;再周而復始,從陸生變成水生環境。
乾旱削減「洪水脈衝」(flood pulse)效應,帶來無法控制的野火。巴西國家空間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for Space Research,INPE)今年已經在潘塔納爾偵測到2萬1200多場火災,比先前野火最慘重的2005年(1萬2500起火災)高出69%。
潘塔納爾地區偶爾會發生野火,部分植物具有抵禦火災的特性,例如有些植被的樹皮變粗,或產出硬殼種子。但是由於今年氣候異常乾燥,積水屏障消失,潮濕的地方也變為易燃,光是9月就有8106起大火,達歷年9月平均數字的四倍之多。INPE高級研究員賽澤爾(Alberto Setzer)指出,從衛星影像來看,今年潘塔納爾遇到自2002年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的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