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遭伊斯蘭國槍手血洗辦公室的法國著名諷刺刊物《查理周刊》,最新一期封面圖片描繪18日的巴塞隆納恐攻案場景,一旁標題寫著「伊斯蘭,支持和平的宗教」,再度引發爭議。
《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最新一期封面上,兩個人倒在地上血泊裡,遠處一輛白色廂型車開走,明顯是巴塞隆納恐攻案的場景,17日下午巴塞隆納市中心上,一輛白色飛雅特(Fiat)廂型車高速衝向行人,撞倒、撞飛多人,造成15人死亡、130人受傷的重大慘劇。10幾名摩洛哥裔恐怖分子策畫了這起攻擊。
不過引起爭議的不是圖畫,而是旁邊斗大的標題寫:「伊斯蘭,和平的宗教,永遠!」顯然是在諷刺伊斯蘭教的兇手發動恐攻。
這期《查理周刊》出刊後再度激發熱議,許多網友表達強烈憤怒,甚至直言「噁心」,批評人士認為,《查理周刊》暗指伊斯蘭教崇尚暴力,只會加深歐洲當前盛行的伊斯蘭恐懼症(Islamophobia)和反穆斯林仇恨。也有網友說,同樣也有穆斯林家庭在這起恐攻中失去親人,呼籲各方應該思考他們的心情。
法國媒體採訪前總統奧朗德(François Hollande)時期的政府發言人勒福爾(Stephane Le Foll),勒福爾表示:「以這種說法暗示伊斯蘭教支持殺人,如此混淆是非的作法非常危險。」
勒福爾說:「我不會分享這個封面,我甚至質疑它。創造出這些聯想,可能會被有心人士利用。」
但也有支持人士認為,辛辣諷刺是《查理周刊》的一貫立場,它應該享有言論自由的權利。《查理周刊》習於批判各種權威,包括極右派、政治人物、名人和宗教等。曾繪出裸體的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也曾描繪聖母瑪利亞生出豬鼻子耶穌等,去年也以陳屍土耳其海灘的敘利亞難民男童為題,諷刺他長大是否會成為性騷擾犯,引發外界批評。
#Solidarité "@Charlie_Hebdo_: Un enfant. Un papa, une maman. Seulement quand ça les arrange, en fait. pic.twitter.com/Ni7R99npeY”
— La Colombe ✏️ (@Imen_C) January 7, 2015
2015年1月7日,《查理周刊》辦公室遭到自稱為基地組織槍手攻擊,共同創辦人卡布(Jean Cabut)與總編輯夏邦尼耶(Stephane Charbonnier)、多位漫畫家等12人死亡,11人受傷。一位天主教網民留言表示,《查理周刊》經歷過如此悲劇,以這種方式表達理念也是情有可原。
近年來,歐洲各大城市恐攻頻傳,法國更深受其害。《查理周刊》事件之後,2015年11月發生巴黎恐攻,IS以步槍和炸彈連續攻擊體育場和劇場等地,奪走多達130條人命,超過350人受傷,是法國史上傷亡最慘重攻擊。分析認為,雖然言論自由可貴,但《查理周刊》的作法無疑激發對立,將讓歐洲安全再次面臨重大考驗。
埃及和英國的伊斯蘭宗教領袖都稱,這一期雜誌可能引發新的仇恨浪潮,伊朗外交部發言人也批評為「濫用新聞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