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市長2日演講時表示自己從進台大醫院開始,一天都工作16小時;進台北市政府以來,每天7點半開晨會,因為每一件事都要計畫。他還說,「你要一例一休,就永遠成不了大人物!」他認為,年輕人應該要有新的想法,不要羨慕別人成功,要先問自己有沒有那麼認真;用功很重要,不要忽略。雖然後面他又說自己不會要求每個學生要奮發向上啦,七點半要開會什麼的,也不會要這樣要求大家,但是對自己要有合理的期望。
柯市長這段話套用在我國現實職場不盡正確,因為在國內,有太多的老闆或主管把工作時間長短當成貢獻程度的指標,因此認為早下班公司的員工,比較不認真或貢獻比較少。然而事實上用這當指標會造成誤判。反而會因而提把比較沒效率的人,忽略了人才。舉例而言,寫一篇大約一千字針對特定議題評論或研究的文章,需要多久時間因人而異,有人可能需要2小時,有人只要半小時就可以寫出,而且寫得跟花兩小時那人一樣好。問題是如果用工時當指標,主管看到一個人早早下班,一個人待很久加班,就會認定後者比較認真,反而忽略前者較優秀的事實。
也因為一些主管和老闆存有這種工時迷思,導致很多人或許因為效率較高,早早在正常工時內就把事情做好了,卻還是不敢比主管或其他同事早離開公司,就這樣待在公司裝忙加班。事實上也不是每間公司都永遠隨時可以有額外的事情讓員工去做,可卻因為國內這種「早下班=不認真」的文化導致好好的人力被浪費時間綁在公司,如果他們能夠事情做完就下班,回家運動可以讓身體更健康少生病,逛街可以促進消費,多陪小孩可以避免小孩學壞,或者自己額外學習進修,不管從個人或社會的角度看,都比在公司裝忙有意義多了。
我國工時之常名列世界前茅,但我們的平均產出有比別國高嗎?人不是機器工作久了一定會累,過長的工時將導致單位時間內平均效率下滑,以醫生為例,我國醫生動輒單周工作超過80小時的情形,在美國是很罕見的,醫生薪水比較高不代表體力比一般勞工好,一般人單周正常工時才40小時,醫生作超過80小時不會累嗎?不好誤診或手術失敗的案例,只怕都跟醫生過勞精神無法集中有關。所以工作時間長,即使以柯市長出身的醫界而言,也不是件好事,對醫生本身健康有害,對病人來說,給過勞的醫師看診,更面臨可能被誤診的風險,可謂雙輸。
所以我們社會該鼓勵的不是過長時間的加班工作,該是自我學習,工作完了後,自己分配時間去加強對工作上有助的知識或技能,這樣就勞工而言有助本身能力提升方便日後升遷,就老闆而言可以擁有更優秀的勞工,比起擁有整天做類似事情而沒時間學習進步的勞工,堪稱雙贏。這才是成為大人物的好做法,大人物不等於要整天在同一個工作上投入很多時間,試想如果柯市長整天都在開市政會議,還有時間去吸收國際新知,成為更具有國際觀未來可以做更大事情的政治人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