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錫星觀點:緬甸政治發展進程中的民主化轉型

2020-12-10 07:00

? 人氣

作者指出,緬甸社會長期在軍政府的高壓管控下,中央政府與族群武裝之間的衝突時而緊張、時而緩和,因此接踵而至的緬甸大選相當精彩。(圖/美聯社)

作者指出,緬甸社會長期在軍政府的高壓管控下,中央政府與族群武裝之間的衝突時而緊張、時而緩和,因此接踵而至的緬甸大選相當精彩。(圖/美聯社)

美國大選精彩,接踵而至的緬甸大選也相當精彩。緬甸選舉比拼的是價值觀。結合緬甸的歷史來看:從1962年奈溫政府上臺,到2010年政治轉型前,緬甸社會長期在軍政府的高壓、利誘和「以夷制夷」策略的管控之下,中央政府與族群武裝之間的衝突時而緊張、時而緩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全國民主聯盟(NLD)的出現給緬甸民眾和社會帶來了最核心的改變:民主、改革和開放。如今,全國民主聯盟執政,分歧浮現。

緬甸的民族問題始於1948年獨立初期。英殖時期「分而治之」政策為緬族和少數民族間埋下了仇恨的種子。獨立後,首個文人政府吳努(U.Nu)政府,即緬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Antifascist people′s freedom league,burma)政府是在昂山(Aung San)將軍親自締造的「彬隆會議精神」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1948~1958年5月,緬甸一直由自由同盟執政 。1958年自由同盟分裂為以吳努、德欽丁為首的廉潔的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簡稱廉潔派或努丁派)和以吳巴瑞 、吳覺迎為首的鞏固的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簡稱鞏固派或瑞迎派)。

1960年2月,緬甸舉行大選,吳努、德欽丁為首的廉潔派獲勝。1964年3月28日,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宣佈解散。

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是一個大雜燴,有社會黨人(以軍人為主),也有右派,帶有緬甸民族統一戰線的性質。

剛獨立時的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時期曾經經歷過一段輝煌時期,但吳努(U.Nu)政府無能,未處理好歷史遺留問題,任內族群衝突頻發,而奈溫順理成章地攫取了政權。

1962年,奈溫軍政府上台後鐵腕控制動亂局勢,在往後近四十多年中,「維護聯邦的統一」成為軍人集團要求長期維持統治地位的原因。

奈溫軍政府上台後不久,便開始組建精英黨,主要是培養幹部,隨後大量吸收黨員,慢慢過渡到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Burma Socialist Program Party),即軍人脫下軍裝,開始轉型。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是—個全民黨。社會主義綱領黨政府將少數民族視為分裂國家的「毒瘤」,推行一個種族(緬族)、一個政黨、一種語言(緬語)、一個宗教(佛教)的同化政策,構建「民族國家」。

出於歷史記憶,少數民族政治勢力一度期待全國民主聯盟上臺,避免歷史重複,能再次創造一次契機。

如今,民盟和軍方的最大共識就是「穩定」,民盟和少數民族政治勢力的共識就是民族和解,建立Federal 民主聯邦。從目前的形勢看,制度性的變革還需要時間,在乎軍方內部的代際更替與力量消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