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月器升空,在月球著陸採樣,將在本月中返回的消息,再次讓中國的航天工程舉世關注。
嫦娥五號如果順利返回,中國將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月球土壤和岩石,將是繼美國、蘇聯之後,全世界第三個有能力到月球採樣的國家,也將是44年以來第一個到月球「挖土」的國家。
除了美國、中國和俄羅斯,歐洲太空署、日本、以色列和印度都在進行探月工程。不過,美國仍然是地球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讓宇航員登上月球的國家。
對一個國家而言,有探索月球的能力標誌雄厚的技術實力,而且要成為探月精英俱樂部的成員,除了技術「超凡脫俗」,還必須有相當的財力和人力。
美國在1960年代開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當時耗資250億美元,共有40萬人參加。
人類探月工程的起因是什麼?美、俄、中三國的探月過程怎樣?究竟它有什麼實際價值?圍繞探索月球,為什麼爭議一直不斷? BBC中文梳理有關美國、蘇聯(俄羅斯)和中國的探月曆史、爭議即未來。
中國嫦娥奔月
2004年,中國批准月球探測,並命名為「嫦娥工程」。根據中國的計劃,嫦娥工程分為三個階段:
- 無人月球探測
- 載人登月
- 建立月球基地
自2007年10月中國成功發射「嫦娥一號」,已經先後發射了二號、三號和四號及現在的五號「嫦娥」探測器。「嫦娥三號」2013年12月2日登上月球後,「嫦娥四號」2019年1月在月球背面著陸,開創了世界第一。
實際上,本世紀以來的三次探測器登月行動,全都是中國的「嫦娥」。
英國《泰晤士報》報道稱,「儘管中國的太空成就遠遠落後於美國和俄羅斯,但中國正在有條不紊地取得進展」。
中國自2003年將第一位宇航員楊利偉送入太空後,至今「神舟」飛船已經將十多名宇航員送入太空。
中國還在2020年7月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並計劃在2022年前後建成中國太空站。
就中國的探月工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曾多次講話。 2013年,他說:「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
最近幾年,他講話的核心也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轉為「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美國阿波羅計劃
1969年7月20日,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降落在月球,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在月球表面踩下印記。這是人類首次成功登月,阿姆斯特朗也留下了那句名言:「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