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山觀點:美國進入國安「空窗期」

2020-12-22 07:10

? 人氣

此外,我們發現在拜登上任前一個月之際,中共已加快腳步和歐盟協商《中歐投資貿易協定》。據聞中共已同意向歐盟企業開放多個領域市場,並在金融、服務、製造業及房地產等領域讓步。中共此舉具政治意義,目的是要繞過美國,反制拜登的「重振跨大西洋夥伴關係」。對中共的歐亞政策而言,這項協定與RCEP都具有指標性作用。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中共對美國展現硬的一手,則應是對川普看守政府提出警告。美國印太總部12月16日發表聲明,宣稱共軍拒絕參加原定12月14日至16日,以視訊形式舉行的「美中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相關會議;中共則反批是美方「執意強推其單方面議題設想、任意壓縮年度會晤時長、改變年度會晤性質,甚至在雙方尚未就議題達成一致的情況下,企圖強壓中方參會。」雙方各執一詞,外界難以看出端倪。

值得注意的是,中共官媒《新華社》12月16日發表署名辛識平的一篇文章,題為〈「崇美」「跪美」的軟骨病得治!〉,文中聲稱「中國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難和風險面前,腿肚子不會抖、有定力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情,就沒有過不去的坎。」這番強硬的語氣聽來耳熟,事實上就是重申習近平不久前的講話。

伊朗問題則是拜登上任後將立即面臨的另一個風險。拜登在接受佛里曼訪問時指出:「在與盟友和夥伴磋商後,我們將進行談判並簽署後續協議,以加強及延長對伊朗的核限制,並著手處理其導彈計畫。」拜登認為,如果需要的話,美國可以取消對伊朗的制裁行動。

但川普在選後持續加大對伊朗制裁的力道。國務卿龐畢歐即聲稱:「透過海灣盟國的協助,我們的最大壓力行動在外交、軍事和經濟上孤立了伊朗,我們已實施77輪制裁,打擊將近1,500個個人和實體。」外界對於「最大壓力行動」的效果,顯然有不同看法,有專家認為:「這個政策最終是一場徹底的災難,因為儘管它給伊朗人民帶來極大痛苦,卻沒有在任何地方絲毫改變伊朗的外交政策,伊朗的核計劃已經升級。」

歐洲盟國對於伊朗問題非常關切,它們的立場與拜登接近,因此川普對伊朗的制裁行動,不但讓拜登為難,也使歐洲盟國進退兩難。英國《衛報》評論即指出,「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就是確保拜登政府上台後,美國和伊朗不會重返談判桌,而是被困在一個不停升級的危險遊戲中。」

拜登上任後不會改變其內政優先的設定,但「樹欲靜而風不止」,在空窗期後,外在形勢對他的挑戰將接踵而來。

*作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遠景基金會首席顧問。本文原刊《美麗島電子報》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