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西方學者在這裡落腳,通過訪談來自中國大陸的難民了解「紅色中國」。80年代後,這裡接待了不少大陸學者,越來越多香港本地學者也通過這個學術橋樑走近中國大陸。直到今天,這裡依然敞開大門歡迎各地學者,設法在中國信息審查越來越嚴格的時候保留一個相對獨立、自由的空間。
這就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USC),一個被譽為「中國研究聖地」的地方。
然而,該中心目前面臨「重組」的命運,中文大學稱將其併入大學圖書館管理,是為了「提升中國研究服務中心現有服務,將其收藏的資料更廣泛地提供予本地和國際學者使用。」
但一些學者擔心,這將導致該中心喪失其獨特魅力和優勢,對於研究中國的學者是一大損失。
成立於1963年的中心有系統地收集有關當代中國的資料,建立了一套較為完整的地方公報、統計年鑒、期刊和官方出版物,包括大量有關1949到1976中國政治運動的資料和許多在大陸備受爭議的紀錄片等極有價值的收藏。
該中心首位主任、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孔傑榮(Jerome Cohen)對重組消息感到傷心。他對BBC中文說,該中心在過去30多年裡,一直是香港中文大學「王冠上的一顆寶石」,而新舉措意味著該中心面臨「可悲的消亡命運」。
如何「重組」
在回應BBC中文查詢時,中大稱將「重組」中國研究服務中心,把現存館藏「作為一個命名館藏,整合至中大圖書館中」。中心將與圖書館和中大的中國文化研究所合併,並稱重組中國研究服務中心是因為受到外部壓力影響的傳言「全屬虛構」。
回復還說,大學將會通過數碼技術,將其館藏進行數碼化,並以專業技術保存原始及罕有歷史資料。相關工作將由圖書館和中國文化研究所支援。紀錄片放映和研討會也將由這兩個機構支援。
目前尚不清楚「命名館藏」將以何種方式排列和擺放中國研究服務中心的各類收藏原件;如何保證在整合過程中不會遺漏任何珍貴資料;是否允許來訪者查閲一些具有政治敏感性的資料;查閲者的隱私如何得到保障;以及在組織紀錄片放映和研討會過程中如何選擇導演和與會者等等。
有近60年歷史的中國研究服務中心原名「大學服務中心」,由研究中國大陸的西方學者成立,於1988年併入香港中文大學,目前運作相對獨立。近日過世的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傅高義教授曾擔任該中心國際顧問委員會主席。
孔傑榮教授說,「它(USC)不僅是一個研究中心,還是中國獨立學者與香港本地人和外國學者見面交流思想的地方,併入大學綜合圖書館以後,將無法再擔起這一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