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說,「預計今後接觸到該中心寶貴藏品的機會將受到限制,不受歡迎的學者會被排除在外。該中心的研討會和其他計畫要麼被取消,要麼只允許獲得批准的學者參加。」
BBC中文就如何解決相關憂慮致信該中心主任趙志裕和李磊(Pierre Landry),至截稿未收到回復。
學者擔憂成「毀滅性損失」
中國研究服務中心目前對外開放,學者幾乎不受任何限制即可進入中心翻查資料。來訪者可以自己查閲或尋求管理人員的幫助。
該中心的分類和排架與一般圖書館不同,是按照研究主題及地區進行。比如在社會、法律、經濟、農村、外交等25個大類之下,按圖書主題再細分為500多類,之後再按省、市、縣分類。這對於想尋找某一類別資料的學者來說非常方便。
但整合至大學圖書館後,這些優勢可能喪失。
美國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政府學教授裴敏欣對BBC中文說,過去他在該中心花上一周時間,就能夠得到所有要找的資料。而一旦中心解散,這種可能性將會蕩然無存。「對我來說,就不得不多次往返哈佛、斯坦福、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普林斯頓、哥倫比亞和密歇根(大學)。」
「很少會再有國際學者來到中大。收藏將會分散,甚至消失。中大將不再被視為全球漢學研究的頂尖學府」,裴敏欣說。他認為,重組計劃對於研究中國的學者來說,「將是一個毀滅性損失。」
中心的獨特收藏與優勢
中國研究服務中心之所以被譽為「中國研究的聖地」,與其獨特的收藏緊密相關。
該中心收藏的範圍以1949年後中國的國情、民情為主,比如從1949到1976中國政治運動的資料,包括大量有關土改、反右、大饑荒、文革、上山下鄉等史料和著作。與黨史、地方史有關的資料從民國中期開始,地域覆蓋省、市,甚至縣級。
主要收藏的資料包括:從50年代初至今的省級及全國性報紙和期刊;始於50年代初的重要雜誌,包括中共中央委員會主辦的月刊《紅旗》(後改名《求是》)等;中國全國、省、市級年鑒和統計資料;覆蓋到鄉鎮級別的地方志;中、英文中國研究專著,尤其是地區研究資料等。目前藏書超過 12 萬冊。
裴敏欣說,根據他的經驗,「世界上沒有其他頂尖大學擁有類似收藏。」
除此之外,該中心還收集了7千多冊回憶錄、傳記、口述歷史、日記和照片,包括公開及自費印刷的出版物;以及400多部反映社會現實及口述史類的紀錄片。其中許多紀錄片曾在大陸備受爭議,或無法在公開院線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