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和務實的梅克爾尋求第四個任期 她依然是德國人民的好總理嗎?

2017-09-19 20:30

? 人氣

權力問題

再來就是權力因素。去年12月召開的一次黨代會上,梅克爾透露,黨內朋友輪番勸她「妳必須」再次競選,當時她已考慮了數月的時間。有一種說法是,直到去年11月9日川普明顯贏得美國總統選舉的結果出來之後,她才做出了競選的決定。從此她便和川普對著幹上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在她早期的政治生涯中,人們就曾聽她說過,她不想到了「精疲力盡」的時候再離任。作為一個理性的人,梅克爾肯定是進行了自我審視,認為自己有足夠的精力再在柏林總理府工作4年。現在她在國際上受到追捧也是原因之一。《紐約時報》就稱她是「歐洲最後一名強大的捍衛者」。

國家的第三把手

雖然聯邦總理是位於聯邦議長和聯邦總統之後的國家第3號領導人,但是擁有其政治決策空間。作為聯邦總理她有很大的政治權限。根據聯邦基本法的規定,總理負責決定政治方針並對此承擔責任。在她的3個任期期間,梅克爾充分利用了她的這一權限。她取消了義務兵役制,令核電下馬,為難民敞開了邊界。

大多數政治學家都認為,權力僅次於聯邦議院的聯邦總理機制經受了考驗。總理長期執政顯然也只是一種德國現象。雖然德國人經常要求對總理任期設定上限,但是卻一次又一次的投票選舉已經連任多屆的總理。例如艾得諾擔任聯邦總理13年,施密特(Helmut Schmidt )將近9年,柯爾16年,施羅德(Schröder sieben)7年。僅在梅克爾擔任總理期間,義大利就更換了7任總理。

「他們熟悉我」

因此,自德意志聯邦共和國1949年成立以來,梅克爾僅僅是第8任聯邦總理也就不足為奇。不過德國總理典型的冗長任期也受到批評。要求限制總理任期的呼聲此起彼落。梅克爾的前任施羅德是提出這個提案的最知名人士。不過他後來放棄了該想法,特別是在連任兩屆總理之後於2005年再次競選時。

梅克爾長期執政的理由很多。她在經過了長時間的考慮之後最終決定再次競選。有人對她的猶豫不決提出批評。但顯然她的執政結果不錯。所以她也不用為競選花太大力氣。4年前她說過的一句話「他們熟悉我」,就足以證明她的實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