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債務水平持續飆升,國際金融體系再度發出警訊。三大評等機構之一的標準普爾(標普)21日將中國主權信用評等從「AA-」下調至「A+」,展望調整為「穩定」。標普認為,中國多年來為實現經濟成長目標而實施信貸刺激,加劇了經濟和金融風險,中國政府面臨控管的挑戰。
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在21日的聲明中指出,近來中國政府的「去槓桿」努力可能會在中期內穩定金融風險趨勢,但未來兩到三年的信貸成長仍將居高不下,令金融風險持續增加。分析人士稱,標普此舉可能導致中國公司境外發債成本上升,但對國內債券市場的影響有限。中國內地市場交易的大多數債券均為國內銀行、保險公司及其他國內實體所有。
在中國政府加大力度「控風險、穩增長」的時候,標普是三大評等機構中最後一家下調中國主權信用評等的公司。目前,標普給予中國的評等以及風險評估與穆迪(Moody's)和惠譽(Fitch Ratings)一致,穆迪今年5月下調中國評等,而惠譽則在2013年下調中國評等。
中共10月18日將舉行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十九大),領導階層將有大幅變動,標普選擇這一敏感時期時期採取行動,恐怕是中國政府很不樂見。為在領導階層換屆前夕保持經濟平穩發展,北京當局今年大力控制過熱的借貸行為。人民銀行(央行)、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等監管部門採取措施,削減銀行對銀行以及對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規模。
濟學家和分析人士稱,標普對中國信貸增速繼續快於經濟產值增速提出了合理的擔憂。這反映出更多貸款用於支持虧損公司,比如國有鋼鐵企業,而不是投向生產力更高的領域。這種資源的持續錯配為未來出現長期經濟低迷埋下隱憂。
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亞洲經濟研究負責人高路易(Louis Kuijs)表示,考慮到中國債務水平之高,標普的行動有其依據。但他也強調,這次下調並沒有使中國的評等降至非常糟糕的境地,中國仍然和日本、愛爾蘭、以色列擁有相同的長期評等。
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成長6.9%,遠高於政府2017年的成長目標,但近期數據顯示,借貸成本上升已開始影響商業活動。
中國在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敞開信貸閘門, 躲過了許多國家遭逢的經濟衰退,但債務規模也因此一路膨脹。國際金融協會(IIF)估計,至今年年底,中國債務總額將達到國內生產毛額(GDP)的300%;相較之下,2008年底還不到180%。
根據IIF的數據,至2017年底,中國企業債務可能達到GDP的169%,政府債務可能達到GDP的47%。近年來中國的家庭債務水平也在不斷攀升,今年年底可能達到GDP的45%,而兩年前還不足40%。
中國官方一直強調有能力控制債務成長趨勢,並防控系統性風險發生。中國財政部22日回應指稱,標普做了錯誤的決定。標普關注信貸增速過快、債務負擔等問題,是國際評等機構的慣性思維,也是基於已開發國家經驗對中國經濟的誤讀,忽視了中國經濟良好基本面和發展潛力。
中國財政部表示,不同經濟體的融資結構本身存在較大差異,不具有直接可比性,銀行貸款一直在中國全社會融資中佔據主體地位,只要審慎放貸、強化監管,防控好信用風險,完全可以保持好中國金融體系的穩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