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延丁專欄:千里之外的故事,近在咫尺的寓言

2017-09-24 06:20

? 人氣

上訪者來到這裡的原因各不相同,下崗、強拆、致殘致死、經濟糾紛、各種冤案,每個人都有一段從「侵權」到「維權」的傷心事。很多人經年累月住在北京上訪, 一方面因為解決問題遙遙無期,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人因為上訪觸怒有關部門,地被收、房被拆、各種打擊報復,家鄉,已經回不去了。一旦「維權」行為觸怒有關部門變成「維穩」事件,不僅問題無望解決,他們也成為影響穩定的因素被打入另冊。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上訪」寫盡中國人的悲傷和無奈。(視頻截圖/寇延丁提供)
「上訪」寫盡中國人的悲傷和無奈。(視頻截圖/寇延丁提供)

潘大媽是老上訪,已經三十多年了。她說最初上訪是因為自己受到的委屈,因為在基層得不到解決,只能層層上訪,直到北京。潘大媽住在橋洞下麵,委身在橋面和路基狹窄縫隙裡,去菜場撿人丟棄的菜葉,用不知是買來還是撿來的肥豬肉煉油,她改寫了國歌,把「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改成「冒著共產黨的腐敗,把正法豎起來」。「也不知道中國還在等待什麼?上訪的人越來越多,難道還要等著全國人民都反了?」潘大媽要匡復「正法」,把自己的憂國憂民落在紙上,寄給國家、寄給黨中央。

潘大媽說她上訪不怕苦也不怕打擊報復,只是痛惜連累了兒子,片尾,潘大媽的兒子又一次來北京要接她回家,潘大媽繼續拒絕:「你究竟訪什麼,他不知道」。

潘大媽寫的材料不是為了自己的冤屈,套用臺灣的詞彙,是憂心國家的「陳情書」。上訪村經常會遭遇查抄, 潘大媽被抄走了剛剛寫完的24頁材料,還有準備複印材料的二百塊錢。這些錢,是潘大媽撿破爛一點一點攢起來的,要攢很久,但她似乎並不怎麼心疼錢,更揪心自己寫出來的材料:「文化水準不高,寫這個材料太難了」。

對上訪村的查抄說來就來,在查抄中斷送的,除了潘大媽的錢和材料,還有孫三女的性命。2006年3月1日下午三點,上訪者在逃避中撞上火車,兩死兩傷,其中有七十二歲的老上訪孫三女。像潘大媽一樣,她上訪已經三十年了,本來是夫妻一起上訪,丈夫被氣死之後一個人繼續訪,直到命喪車輪。這又是一重隱喻。

鞋子、牙齒、頭骨、一隻血肉模糊的手、她和丈夫的身份證明……慘劇發生之後,上訪者在鐵路沿線一點點收集孫三女的生命碎片,擔心如果不收集就什麼都沒有了。其實,就算收集起來又當如何?上訪者小小的抗議聚會很快被取締,帶頭人被抓,仿佛一切都不曾發生,火車繼續拉著汽笛劃過上訪村一地垃圾。

「上訪」寫盡中國人的悲傷和無奈。(視頻截圖/寇延丁提供)
「上訪」寫盡中國人的悲傷和無奈。(視頻截圖/寇延丁提供)

媽媽不要哭了

第二集《母女》,講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主角是來自江蘇的一對上訪母女。

趙亮十幾年前見到她們的時候女兒還小,最早的影像素材是母女倆路邊的午餐,女兒窩在路邊在膝蓋上寫字,媽媽小心把手中的飯盒蓋起來,免得「小孩子吃了不衛生」。1987年,戚華英為給在醫院裡突然死去的丈夫方大生「討一個說法」,帶著四歲的女兒開始上訪,一步一步由江蘇訪到了北京,並成了長駐的老上訪。女兒方小娟由小女孩變成了母親,母女在漫長歲月裡相依為命,但在拍攝過程中,出現了太多比電影更像電影的橋段。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