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訪》,是一部好長的紀錄片。說它「長」,一則因為拍攝時程長達12年,導演趙亮從1996年初入上訪村,拍到2008北京奧運年;二則因為成片三部曲長達五個小時,分別是《眾生》《母女》《北京南站》。
2009年編輯完成之後,為了參加國際電影節,趙亮又剪出了一個兩小時綜合版,片名就叫《上訪》。
上訪,按中國法律,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採用書信、電子郵件、傳真、電話、走訪等形式,向各級政府、或者縣級以上政府工作部門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依法由有關行政機關處理的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訪條例》)。
因為接待上訪的最高機關國務院辦公廳、最高人民法院人民來訪接待室靠近北京南站,大量來京上訪者聚居。北京南站周邊的窩棚裡、橋洞下和周邊的平房出租屋住滿上訪者,天熱的時候還會睡馬路、睡廣場,這裡又被稱為「 上訪村」,是《上訪》這部紀錄片的主要拍攝地點。
他只知道我上訪,但不知道我訪什麼
不管是長片還是短片,都以同樣的場景開頭:一片廢墟上,老上訪潘大媽正在做飯。爐灶是柴火爐,燒的是周邊撿來的木柴,黑鐵鍋裡是切碎的肥豬肉,潘大媽一邊把煉出來的油舀到旁邊的搪瓷盆裡,一邊回答來訪者:上訪村?這裡就是上訪村。」(注:原北京南站於2006年5月9日停運,為了興建奧運工程,開始全面大拆大建。)
如今的北京南站是現代化高鐵集散站,面積超過30萬平方米,日常集散超過20萬人次。這個車站於2008年8月北京奧運會開幕之際啟用。北京北貴南賤,「上風上水上海澱」,北邊有北大清華頤和園,還有著名的中關村,曾經的北京南站,除了破舊的車站,大片老舊平房,火車拉著汽笛劃過上訪村鐵軌邊一地垃圾。
並不是所有的上訪者一到北京就住進上訪村。一開始人生地不熟也許會住在便宜的小旅館裡,城區價格人民幣低於百元的床位都是在地下室裡,郊區又要在交通上花大量的時間和錢。每一個來北京上訪的人,都帶著迫切的期待,相信「上達天聽」能夠解決自己的問題,但問題總是得不到解決,上訪燒錢,時間長了誰都吃不消,長期滯留北京者往往會在老上訪的指點下找到上訪村,用最低消費解決衣食住行,他們生活的中心就是:上訪。
起首第一部《眾生》,彙集了各類上訪者的故事,告訴觀眾,什麼是上訪,他們是如何上訪的。上訪,是窄路,長期上訪,是死路,這些人是怎麼走到這條路上的?
這一集有一對農民兄弟,弟弟全身癱瘓生活不能自理,躺在窩棚裡講述自己的經歷,眉目清朗、表達條理,不難想像他曾經的精幹。他致殘頗具寓言意味,與哥哥割草回家路過監獄,被裡面出來的員警攔截,一番搜身爭執後,員警放出勞改犯將他暴打致殘。送入醫院不給治療又不許轉院,兩個月後開始肌肉萎縮最終變成現在的樣子。他們因進京上訪曾被強制遣返,將原本健壯能夠背他走幾十裡路的哥哥打到骨折、變成走路必須依靠拐杖的殘障人。監獄、員警、醫院、癱瘓、殘障……這對兄弟的命運充滿隱喻,是他們自己的經歷,又不僅屬於他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