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穆迪先把中國的長期主權債務評級展望下調至「負面」,又把中國的25家非保險金融機構、8家保險公司、38家國有企業以及34家市政基礎設施公司的評級展望下調為負面。標普隨後作出同樣宣佈,只有惠譽保持「穩定」展望。
壓倒性的負面評判在中國激起反彈。據中國媒體報導,中國財政部和央行官員先後發聲,表示它們的觀點過於悲觀,但它們不了解中國特殊國情;財政部長樓繼偉曾公開表示不必在意國際評級機構評分。
當時,《澎湃》援引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師奚君羊說,根據經濟數據中國的指標確實有不佳的地方,但國際評級機構的評級方法相對更適應西方國家,未必能將中國的特殊因素包容在內,比如中國政府在經濟中發揮的作用,國企和傳統經濟學意義上的企業在信貸、風險和經營模式上的區別等。
但是,數據顯示的問題無法否認。新浪財經頻道23日發表李揚在復旦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的講話,標題是《外資評級機構無視中國黨和政府去杠桿的決心》,說它們「不懂什麼叫做中國共產黨,不懂什麼叫做社會主義中國,開十九大,他會進一步的理解,他無視黨和政府去杠桿的決心,他無視我國治理能力的潛能。」
他繼續說:「但是反過來,我們對自己還要有一個忠告,一定要落實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降低杠桿率,防範金融風險,這一點做不到,我們前面的批評是瞎批評。」
三架馬車
債券信用評級始於20世紀初的美國。1909年,穆迪公司成立,對鐵路債券評級。後來又出現標凖普爾和惠譽國際等。1975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給了這三家NRSRO認可資格, 三巨頭便開始壟斷國際評級行業至今。
據國際清算銀行(BIS)報告,全球所有參加信用評級的銀行和公司中,穆迪佔有80%的銀行和78%的公司,標凖普爾佔有37%的銀行和66%的公司,惠譽公司佔有27%的銀行和8%的公司;每年的營業收入穆迪約15億美元,標凖普爾為10多億美元,惠譽國際為5億美元左右。
隨著金融市場和產品的日益複雜多樣,風險評估也相應複雜精密,廣度和深度要求都遠遠超過傳統的信用評級內涵。作為有盈利目標、提供收費評級服務的企業,相互競爭的評級機構自身信譽近年開始受到質疑,尤其是2007-08年此貸危機引爆全球經濟危機後,評級機構也曾被告上法庭。
但是,在國際市場上,三巨頭仍然舉足輕重;金融、法律、財會和財經信息行業的業者都離不開它們的評級;雖然不是一語定乾坤,卻依舊是重要參照標凖,也是一切分析的起點。這是因為信用評級機構是債券市場一個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債券的流動性和被市場接受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