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國會大選落幕,最大贏家不是成功連任的總理梅克爾,而是帶領極右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成為第3大黨的38歲女同志高盛經濟學家威德爾,而她是在德國另類選擇黨前黨魁佩特里決定不參選後,才接下該黨領袖職務,但在德國出生長大,又是高階白領,加上同志身分,她如何贏得極右派選民支持?《外交政策》指出,威德爾的排外態度,讓她獲得極右分子的認同。
西德出生長大 曾在中國工作
威德爾(Alice Weidel)在居特斯洛(Gütersloh)出生,並在費爾斯莫爾德(Versmold)長大,這2個地方都位在德國西部的北萊茵-西發利亞邦(North Rhine-Westphalia,又稱北威邦)。威德爾之後在巴伐利亞邦就讀拜羅伊特大學(University of Bayreuth)經濟學系,畢業後進入高盛(Goldman Sachs);2000年間到中國工作1年,任職於中國銀行(Bank of China),因此學會中文。
威德爾後來取得親梅克爾(Angela Merkel)政黨「基督教民主聯盟」(CDU)的智庫「康拉德.艾德諾基金會」(Konrad Adenauer Stiftung)的獎學金,完成國際開發博士學位。2014年,威德爾成為自由商務顧問,長期與同性伴侶在瑞士生活,不過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在2013年成立時,威德爾就加入成為黨員,但她的成長經歷,似乎與AfD基本價值格格不入。
撇清新納粹 AfD藉威德爾包裝形象
AfD的支持者絕大多數為男性,平均年齡30歲以上,教育程度中等,且以中階收入者為主,加上德國東部才是AfD的大本營,反觀威德爾不像是AfD的「典型支持者」,但威德爾從未掩飾自己與AfD的差異。AfD在2014年投入歐洲議會大選,之後參加德國地方選舉,先從東德起步,再進入西德競選,目前在德國16個邦議會中的13個占有席次。
《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表示,對於極右派崛起進入國會,德國一直感到相當緊張,而AfD能夠成功獲得不投票選民,以及包括左派在內的主流政黨前支持者的認同,主要原因就是AfD的包裝策略,把自身塑造成反對新納粹主義的樣子;出生西德,又是高階白領的威德爾有助於AfD的形象包裝,而威德爾獲得AfD基本派支持者認同,則是她的排外立場。
Meet the far-right lesbian Goldman Sachs consultant shaking up German politics. https://t.co/inhX4dydOl
— Foreign Policy (@ForeignPolicy) 2017年9月24日
一番排外言論 擄獲極右分子的心
2015年,歐盟面臨難民危機,大量北非及中東難民湧入歐洲,威德爾當時說,德國「已經成為外國罪犯的避風港」,而她特別點名穆斯林罪犯,還要求德國退出歐洲人權法院(ECHR)。威德爾還稱,「難民危機沒有結束的時候」,德國等著「(德國)境內與歐洲出現大量攻擊事件」,她也要求德國廢除庇護法,因為AfD指責該法給予納粹時期受害者過多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