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落幕,研究者認為,右翼民粹主義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之所以成功進入聯邦議會,並不意味著該黨代表著某個單一團體的利益。不過,總體而言,另類選擇黨的支持者的確與其他選民頗為不同。
選票清點完畢,專家們可以開始分析哪些群體投票給了哪些政黨,以及背後的原因。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受到國際媒體的關注。該黨以12.6%的支持率一躍成為聯邦議會第三大黨。而德國四大民意調查機構的負責人在選後向國際媒體記者分析另類選擇黨成功的原因,值得一讀。
東德不少年輕人支持另類選擇黨
另類選擇黨在德東地區受到更多支持,這並不意外。值得注意的是,東部地區的年輕人對該黨的支持率顯著高於經濟更為繁榮的西部。
另類選擇黨擅長網上吸引新選民
民意調查機構還發現,另類選擇黨擅長爭取此前對大選漠不關心的選民,而吸引他們的主要平台是互聯網。
對大多數選民而言,傳統媒體比社交媒體更為重要。但對另類選擇黨支持者而言,則相反。
另類選擇黨成功不代表德國大幅右傾
曾有不少專家認為,另類選擇黨的崛起是一場災難。但民意調查機構的研究者指出,多數西方國家政黨中都有一支右翼民粹力量。這些研究者認為,另類選擇黨之所以吸走了梅克爾所在保守陣營的選票,是因為大聯合政府(即聯盟黨與社民黨的聯合執政)的緣故。此外,德國對右翼政見的「完全不可談及」(由於納粹歷史的緣故),似乎也逐漸有所鬆動。
研究者還認為,並非所有另類選擇黨支持者都是新納粹或有種族主義傾向。
另類選擇黨不僅僅是「抗議黨」
民調機構研究者還認為,投票給另類選擇黨的選民雖然多數是出於對主流政黨的抗議,但該黨並非單純的「抗議黨」。倘若只是個抗議型政黨,那麼,主流政黨一旦解決了相應的社會不滿問題,該黨將迅速失勢。但研究者認為,該黨也有不少支持者對自己的政見頗為堅定。另類選擇黨這樣的右翼民粹力量可能會在德國的政治光譜中存在相當長的時間。
排外情緒的背後是一種恐懼感
研究者認為,另類選擇黨在外國人以及難民問題的爭議中勢頭增加。2017年,德國申請避難人數減少,另類選擇黨的支持率也相應下降。但在大約10天前,難民再次成為熱門話題。另類選擇黨擅長利用爭議話題,發表攻擊性言論,而媒體則急於報導這些「出格」的言論。
另類選擇黨選民感覺受到外國人「威脅」的比例,比其他公眾高出近四倍。但事實上,該黨支持率最高的地區,恰恰是外國人比例最低的地區。研究者因此認為,與其說是擔心難民對他們造成影響,不如說是他們對在現代社會中成為失敗者而感到恐懼。
有這種恐懼感的並非某個單一的社會經濟階層,而是跨越收入等界限。
另類選擇黨與德國其它政黨存在根本性的區別
另類選擇黨不單在外國人政策上與其它政黨意見迥異,該黨也是德國唯一一個徹底反對歐盟的政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