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朔專欄:誰是羅興亞人道危機的罪魁禍首

2017-10-01 06:50

? 人氣

作者認為,羅興雅穆斯林希望以武裝力量占領緬甸土地,緬甸人當然支持軍隊的鎮壓,但英、印、孟擁有宣傳力,所以羅興雅穆斯林反而成了造反有理的一方。(資料照,AP)

作者認為,羅興雅穆斯林希望以武裝力量占領緬甸土地,緬甸人當然支持軍隊的鎮壓,但英、印、孟擁有宣傳力,所以羅興雅穆斯林反而成了造反有理的一方。(資料照,AP)

若開邦是佛教邦,而羅興亞人卻要用武力將它變為穆斯林邦,於是軍方對穆斯林展開鎮壓驅逐,遂出現了「羅興亞人道危機」。羅興雅人問題有著複雜的歷史與地緣政治因素。

在東南亞北部,緬甸在古代及中古時期,它曾是一個強國。十一世紀到十六世紀,緬甸帝國的大象軍團曾與也是強國之一的泰國對峙,近年來,泰國曾拍攝建國的歷史劇,即可看出以前緬甸人的強悍。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緬甸民風強悍,民族相互廝殺

緬甸北起中國的雲貴高原,西南到孟加拉灣,最南則到安達曼海。緬甸的領土狹長,海拔最高到二萬英尺(約六一○○公尺),平均高度三千英尺(約九一四公尺)。由於山高水長、崇山峻嶺,緬甸民風強悍。

在國家形成的過程中,緬甸許多民族都彼此相廝殺,除了人數最多的緬族,最主要的少數民族有五個:分別是撣族(Shan)、克欽族(Kachin)、克倫族(Karen)、欽族(Chin)以及卡雅族(Kayah)。這些少數民族在古代也曾形成「公國」,但在以前公國間的戰爭並不激烈,所以少數民族的關係只有緊張,並無大型的殺戮。

但進入近代史,亞洲情勢已變。一七六○年英國的東印度公司統治了印度,包括巴基斯坦及孟加拉,這是英國的間接統治。到了一八五七年,北印度叛變,反對東印度公司,於是英國出兵鎮壓,印度遂改稱英屬印度,印、巴、孟開始正式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當英國占領了印度後,一八一九年到一八二四年,緬甸國王雍笈牙(Alaungpaya)開始攻占曼尼普爾邦(Manipur),他的兒子又攻打阿薩姆邦(Assam),於是緬甸與英國展開了歷史將近百年的英緬戰爭。一八八五年,英國獲得終極的勝利,緬甸成了英屬印度的一個省。到了一九二三年,英屬緬甸才與英屬印度分開,英國才直接殖民統治緬甸。

羅興亞人在緬甸遭受歧視壓迫,現在連印度都要驅離他們(AP)
羅興亞人在緬甸遭受歧視壓迫,現在連印度都要驅離他們(AP)

緬族自我定位佛教徒民族主義

由於英國殖民統治是先印度、孟加拉,後來才緬甸,所以英國統治緬甸時,遂視印度、孟加拉人為二等人,緬甸人則是三等人。英國化程度最高的克倫人由於改信基督教,所以克倫人都反對緬族人,崇拜英國人;其次則是農林漁礦資源都分給印度人與孟加拉的穆斯林,殖民統治都有「分裂而治之」的手段。也正因此,一九三○年代緬族青年在德欽黨領導下的反英運動,強調緬族主體性,同時也反印度及孟加拉。

緬甸的孟加拉穆斯林主要是在緬甸西南部孟加拉灣的若開邦(Rakhine State),若開邦的孟加拉人都是英屬時代以特權身分移入。所以緬甸獨立後,英國人希望緬甸能留在大英國協內,但被緬甸拒絕。緬甸獨立後,緬族人即自我定位為「佛教徒民族主義」,對於當年支持英國殖民政府的撣族、克倫族以及來自孟加拉的穆斯林都相當反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