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超過67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5100萬、與中國以及印度接壤,這樣一個無比重要的國家,歷經半世紀的軍人高壓集權統治,終於轉型為一個「準民主」國家。轉型遠未完成,過程勢必顛簸,結果深刻影響周邊國家與整個國際社會。這是一場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大規模政治實驗。
3月30日,電腦工程師與經濟學家出身的碇喬(Htin Kyaw,廷覺)宣誓就任緬甸聯邦共和國(Republic of the Union of Myanmar)總統,成為54年以來,緬甸第一位不是軍人出身的國家領導人。當然,誰都知道,碇喬的「領導人」虛多實少。今後這段時間,真正決定緬甸命運的人是翁山蘇姬,她是緬甸版的曼德拉(Nelson Mandela)。
翁山蘇姬,緬甸版的曼德拉
受制緬甸軍頭在2008年版憲法為她量身打造的條款,翁山蘇姬可以競選國會議員、可以出任內閣閣員,但就是不能競選總統。緬甸軍人囚禁、壓制這位民主運動領袖超過20年,2010年之後在內外交迫下開始讓步,但顯然無意釋出手中全部籌碼。
然而無論是緬甸人民抑或國際社會,普遍希望也要求「新緬甸」必須由翁山蘇姬來領導,軍方很清楚這一點,使命感強烈的翁山蘇姬本人也是當仁不讓。各方因素交會,因此催生出舉世獨一無二的「緬甸模式」。
緬甸模式的核心:太上總統
簡而言之,「緬甸模式」承認軍方在緬甸社會根深柢固,「尊重」其既得利益;同時因應緬甸既非內閣制(下議院最大黨並無組閣權)、也非正規總統制(總統間接民選)的特殊體制,讓一位經過民意考驗(國會議員選舉)但軍方無法坦然接受的領導人,以「太上總統」之姿擔負起治國理政的重責大任。
於是我們看到3月30日當天,翁山蘇姬不但入閣,而且化身為「超級部長」,一人兼領外交、總統府、教育與電力能源四大部會。第二天,她領導的執政黨「全國民主聯盟」(全民盟,NLD)打鐵趁熱,向國會提案新設「國務資政」一職,賦予她「對國會提出建議的責任」、協調各部會首長、有權召開任何必要會議、參與預算審議。
為翁山蘇姬量身打造的「國務資政」
儘管軍方持保留態度,緬甸國會兩院仍然在4月初通過全民盟新政府增設「國務資政」的法案,也等於是讓因為入閣必須辭去議員、黨職的翁山蘇姬,重返國會督軍全民盟的民代。
不過翁山蘇姬畢竟是70歲的人了,身兼5職不僅超級,簡直超人,因此碇喬在4日宣布新人事,任命新的教育部長和電力能源部長,讓翁山蘇姬「專心」擔任國務資政、外交部長與總統府部。緬甸數日一變的政制改革暫時塵埃落定。翁山蘇姬上任後第一項重要工作,是會見5日訪問緬甸的中國外交部長王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