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觀點投書:挺川抗議與VS.318學運─闖進國會都一樣?」

2021-01-09 05:30

? 人氣

2021年1月6日,美國總統川普動支持者攻占國會,與警方爆發衝突(AP)

2021年1月6日,美國總統川普動支持者攻占國會,與警方爆發衝突(AP)

台灣時間1月7日凌晨,美國華盛頓國會前方挺川集會從和平示威轉向暴力,並開始闖關國會殿堂,中斷正在進行的選舉人團票數清點,引發各界政治人物抨擊,總統當選人拜登更開記者會公開表示開抗爭是“insurrection”(起義),導致總統川普不得不出面像支持者喊話“we love you, go home”。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同一時間,台灣網絡輿論開始發酵,一度有所謂「該來檢討318學運」的呼聲。筆者認為,兩場抗爭性質不同,一場引發各界批評,美國政治學界甚至聯合發表讓川普下台的文書,另一場則贏得自由民主人士支持。如何理解這樣的回應差異?一切得從美台憲政體制、政治文化、運動性質說起。

美國與台灣憲政體制差異

美國屬於典型的總統制,行政與立法分權相互制衡,分別由人民直選產生,形成學者Linz所謂「雙元民主正當性」之憲政體制,總統享有否決權,國會則有條約批准權、人事同意權、預算審查以及反否決權等權力,而臺灣則屬於半總統制,雖然總統由民選產生,但存在向立法院負責的行政院長與其內閣,融合總統制的權力分立與內閣制的權力融合,我國更在過去修憲歷程中將行政院長人事權交予總統,使得我國憲政體制「四不像」,行政院長本應向國會負責,卻漸漸像是對總統負責一樣,甚至常常成為總統的替罪羔羊。

我國當前由民進黨政府全面執政,318學運時事實上也是由國民黨政府全面執政,同時掌握行政與立法權,這便是我國憲政體制底下弔詭之處,一方面總統得以透過行政院長掌握行政權,另一方面作為黨主席影響國會局勢,就算是雙首長制的法國,總統在勝選後,按照憲政慣例,若國會多數與其同黨則任命第二人作為總理,若國會多數與其不同黨,則解散國會重新改選,若改選後仍不同黨,則採取尊重國會的「左右共治」,然而在我國憲政實踐之下,從來難以產生如法國般的左右共治,當總統與國會多數不同政黨時,我們看到的時常會是有如陳水扁總統任內的憲政亂象與政治鬥爭,導致政府停擺。因此,318學運時,當執政黨強行闖關一重大議案,在野黨不僅無能為力,更少不了政治紛爭,剩下能依賴的僅有公民社會的動能。

不同於我國,美國行政與立法分立,且當前國會多數由民主黨把持,總統為尚未卸任之共和黨川普,若遇上重大議案,兩者得以相互制衡,加以美國柔性政黨之下,總統難以完全控制政黨,更別說控制國會裡頭的議員。因此,本次華盛頓抗爭與318學運同樣闖入國會,但其背後隱含的憲政秩序邏輯是完全不同的,在台灣,闖入國會是由於全面執政的政府擴權、在得以和社會溝通時卻強行闖關通過議案,而在美國,則是對於選舉之疑慮而強行闖入國會終止選舉人團票數清點,如此重大憲政民主的選舉程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