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18年不吃不喝」才能買房!港府新招管用嗎?

2017-09-28 12:15

? 人氣

(BBC中文網)

(BBC中文網)

近年,香港不時高踞「買房負擔最重」全球排行榜的首位,「劏房」(狹窄分租房)聳人聽聞的居住環境亦在全球範圍廣為人知。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今年稍早,美國物業顧問公司Demographia一項調查顯示,香港仍為全球房價最難負擔的城市,房價入息比率(本地房價中位數,除以家庭全年入息中位數)高達18倍,遠遠拋離居次位的雪梨(12.2倍)及溫哥華(11.8倍),「18年不吃不喝才能買房」之說不徑而走。

房價及租金高踞不下,將數百尺的房屋分成數戶、甚至十數牀位租出的「劏房」在香港越見普遍,這現象獲不少國際媒體關注,成為香港貧富懸殊最具象徵性的標誌之一。據香港發展局數字,目前全香港共有8.8萬「劏房戶」,居於環境惡劣的分租房內。

房屋問題一直被港府列為「重中之重」,新任特首林鄭月娥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在即,政府及坊間均出現不少協助基層及年輕世代,解決住房問題的建議。

一周以內,先後有政府官員稱正在研究推出「貨櫃屋」,社會企業計劃提供「合法劏房」,地產商則加推「大學生首置上車盤」,但這些建議目前只針對極少數人,也引來一些批評聲音。

政府的「新招」:合法劏房 

政府早前宣佈與本地社會福利機構合作,由社福機構以平租承接髮展商提供的單位,再以低於市價的租金,將單位分租給正在輪候公共房屋的基層市民,租戶資格由承辦這些社會房屋營運的社福機構決定。

在香港,無法負擔租住私人樓宇的低收入家庭,可以申請入住公共租住房屋(簡稱公屋),但目前公屋的輪候時間,平均需要4.7年。在等候期間,一些基層市民別無選擇租住劏房,當中很多因不符合本地法例的安全、消防等要求,屬於違法。

政府今次與社福機構合作,提供符合法例相關要求的分租房,計劃名為「社會房屋共享計劃」,但港媒更愛稱其為「合法劏房」。

有批評者認為,此計劃相當於於將本不應鼓勵的劏房現象合理化。

This photo taken on November 22, 2011 shows 25-year-old social worker Chan Siu-ming sitting in his living quarters at a government-licensed partitioned flat in Hong Kong.
香港「劏房」居住環境惡劣,一些劏房戶的住處只有一個牀位

負責統籌計劃的社福機構「社會服務聯會」早前披露,已覓得300多個單位參與計劃,今年低可望推出34個,預計每個單位可住2-3個家庭。一個兩人家庭須付租金約為3600元,人均居住面積最少75呎(約7.5平方公尺)。社聯言明,這些房屋只是過渡性質,在市民輪候公屋期間提供住處。

社聯的目標是在三年內提供5000個單位,預計可幫助約1000個家庭。但相對全港8.8萬「劏房戶」,這項計劃被批評是「杯水車薪」。

政府方面則強調,推行這項計劃,並不是將提供房屋的責任,轉嫁予社福機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