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東海書苑「砍掉重練」 廖英良:以毛利看,圖書已無法稱為產業了

2021-02-18 08:40

? 人氣

20210105-獨立書店專題,台中邊譜書店一景。(盧逸峰攝)
台中邊譜書店門口掛上撐香港海報。(盧逸峰攝)

常有人走進來會問,你們到底是咖啡店還是書店?廖英良不大在意,隨便啦,反正會進來就好。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延伸閱讀:當孩子的眼球都被網路占滿 三餘書店:我們得談「走出書店能做什麼」

時代改變 從出版到書店都得「平易近人」

「我們店裡賣最好的書是這個。」廖英良說著,拿起展示區上的《神話學》,那是羅蘭.巴特的經典之作,赭紅書背亮得搶眼。他說,這年頭確實什麼都要與時俱進,社會科學的書,過去裝訂得像教科書,譯筆常生硬得像論文,如今不管封面或內文都更平易近人。

廖英良認為,開書店、賣書就是服務業,當然要隨著時代調整,「唯一不變就是書,不管空間怎麼變,選書就是那樣,其他都隨時在改變。」

這一回連招牌都改了,他又想做什麼?廖英良說,目標是吸引年輕人,「東海書苑的客人,一定年齡以上的都知道自己要什麼書,他來只是因為過去的情感,對我來說,重要的是不知道自己要讀什麼的年輕人,如果他們在摸索的過程裡,有一家書店能陪伴,至少很多摸索可以有根據,不是純粹胡思亂想。」

廖英良回憶,以前東海不用裝潢,竭盡所能就是把所有空間拿來擺書,連書架也做成斜角的,讓人站在門口就可以看到一大面書牆,「現在書都要藏在後面,門口放比較新、吸引人的,有需要再上樓找;今天一個年輕人對知識充滿期待,但如果走進書店,沒一本書是認識的,那個挫折感會有多大?」

20210105-獨立書店專題,台中邊譜書店一景。(盧逸峰攝)
台中邊譜書店一角滿布書籍。(盧逸峰攝)

就像現在的新書一樣,邊譜從裝潢、陳設甚至選址,諸般考量都只有一個目標:平易近人,不要讓知識反倒變成拒人於外的高牆。

訪問時間接近傍晚,幾名放學後的年輕學子徐徐走進書店,點了飲料入座,有的拿自己的書來看,有的從架上挑一本慢慢細讀,當然也有的在滑手機。廖英良評估,現在邊譜的客人,平均年齡應該比東海書苑少了15歲,「這裡要遇到超過30歲的真是不容易。」

「東海書苑已經快變成一個紀念碑了,可能大家台中,就要來憑弔一下,這就是我覺得要改變的地方。」他往店裡望去,說如今東海的客人,很多已經不會再來邊譜,因為他們跟這間店已經沒有連結。

網路衝擊20年前就開始 書店兼賣飲料早成趨勢

不管如何搬家、改名,廖英良仍舊堅持,要以書店姿態號召人進來,座位不能擺在店前頭,「因為現在要看到書店很少,看到咖啡店很容易。」

如今依然挺立的大小實體書店,兼賣咖啡、輕食的不在少數,彷彿是新花樣,不過廖英良說,1994年在台北開張的女書店,就有這樣的空間;而1995年他接下東海書苑時,也想過賣咖啡,後來才發現這賣書跟賣咖啡其實搭不太起來,「因為賣書的人手要乾,賣咖啡手永遠是濕的」,實體書還是主流的年代,光賣書就忙不過來,根本沒空閒去泡咖啡。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尚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