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貴榮觀點:除了譴責,更需要和解與包容

2021-01-14 05:50

? 人氣

川普支持者1月6日闖入國會山莊,與國會警察發生激烈衝突。(美聯社)

川普支持者1月6日闖入國會山莊,與國會警察發生激烈衝突。(美聯社)

“An evangelical Christian, wonders whether he went too far. “Should I get down on my knees and ask for forgiveness?”

“The movement will continue even without Mr. Trump.”

──紐約時報

美國發生二百年一遇的變動,不會就此打住,除非雙方願意真誠和解。未來是否可能直逼民權和反戰運動?希望不會發生。任何運動容有批判和反思的空間,開放社會應該允許討論導致深層衝突矛盾的原因和對立因素,以及民主機制能否及如何因應這巨大分歧,也必須了解現有的憲政維護和執法工具 (彈劾總統、起訴暴徒等) 即使有行使的必要,也無益於衝突的終局化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美國除了地理遙遠外,各種發展都與台灣關係密切且影響深遠。類似示威暴動可能持續在美國蔓延,我們則難以廻避它的外溢效應。

拜登在勝選演說中非常肯切地援引舊約傳道書第三章三節:「這是療癒的時候 (It’s time to heal)」,來呼籲冷靜團結;但醫治需經和解,和解需要傾聽和培養同理心。如同民主黨總統初選參選人Andrew Yang所說,必須正視川普為何當選的原因,並提出解決方案。許多美國鄉民,在傳統產業外移,移民快速增加,而社會菁英多集中在東西兩岸和大城市,且多在高科技產業發展的大環境下,飽受失業之苦,日覺不受重視。另福音教派背負著反同和反墮胎的傳統,更難以接受社會日益往自由派靠攏。當然其中也不乏白人至上主義者。川普的興起成了他們精神上的寄託。所以當不斷傳遞這是場舞弊的選舉,而支持者又不願接受敗選事實時,不管這不法選舉指控是不是事實或是disinformation,或有沒有作票證據,其實已經不重要了。

2020年11月7日,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Joe Biden)與副總統當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發表勝選演說(AP)
2020年11月7日,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Joe Biden)與副總統當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發表勝選演說。(AP)

除看到主流媒體和政治人物站在法治及正常民主運作的高度來批判這些滋擾和破壞國會運作的群眾外,紐時願意由鏡頭的另一端報導抗議者的想法是值得肯定的,也幫助我們理解這羣示威者的真實想法。他們不見得都是暴力份子,甚至示威者也在反省是否過當。川普只是點燃了蘊釀已久的怒火,但星火足以燎原。

對政治人物的基本期待,就是誠實、公義和負責,若將生民福祉埋於個人的權力私欲,掌握權勢高於追求社會和諧,不管權力曾有多大,終被唾棄。

*作者為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