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國民黨中常委選舉後,吳敦義的第三道改革?

2017-10-07 06:00

? 人氣

國民黨中常委投票,吳敦義投票。(甘岱民攝)

國民黨中常委投票,吳敦義投票。(甘岱民攝)

從今年年初黨主席競選白熱化開始,國民黨浩浩蕩蕩進行了黨主席、黨代表、中央委員和中常委的選舉,歷經十個月,終於在本月1號正式結束這一系列黨中央的權力結構重組。然而在選舉期間,無論是哪一層級,在選舉過程中都引發不少糾紛和爭議,即使是重要性較次之的中央委員和中常委,也是如此。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雖然說,引發中央委員和中常委爭議的問題癥結,在過往早已存在,不過作為新科黨主席,被期待能為黨內帶來新氣象的吳敦義,仍因此受到黨內部分人士的批評,認為吳並沒有積極的去消弭爭議、處理問題。

引發問題的責任在誰?

公允來說,國民黨中央委員和中常委最主要的問題來自於其選舉制度,而並非特定一人之責任。首先,由於中央委員和中常委採取「複數選區」和「限制連記」,前者指的是一個選區能產生多位當選人,後者指的是選民可以投一個以上,但少於當選人數的參選人。而在這樣的選舉制度下,換票或配票的選舉行為就會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因為採取這樣策略的參選人基本才能當選;其次,爭議之二的萬年中常委,事實上也緣由於選制上採全國性選區的緣故,因為在選區過大的情況下,新進的挑戰者很難有足夠的時間和人脈走訪全國;最後,由於前述問題,因此也導致國民黨最後選出許多僅能在黨內競選、不具外部選舉能力、不符民意、不接地氣的黨職人員。因為具外部選舉能力、接地氣並不能有助於參選人在此套選舉中出線。

而如果說,中央委員和中常委的爭議導因於選舉制度,那對於吳敦義的批評或許就有不公允之處。因為兩者的選舉制度分別規範在《黨章》和《中常委選舉辦法》,皆必須由全代會進行議決才能更改,並非吳一人可決定之事。而除了參加過同日就任的二十全第一次大會外,新任黨主席迄今尚未歷經其他次全代會,因此將因選制而引發的問題歸咎在新任黨主席身上,就並不妥當。

20171001-國民黨中常委投票,吳伯雄投票。(甘岱民攝)
國民黨中常委投票,吳伯雄投票。(甘岱民攝)

吳敦義的第三道改革?

然而,雖然此次責任並不在於吳,但是問題卻是實際存在,因此做為黨主席的吳,自然也必須有所當為,進行改革。所以在選後隔天,吳就表示國民黨的中常委選制應該進行修改,希望新任中常會能成立選制檢討的改革小組,研擬方案,解決問題。根據聯合報報導,目前可能會往比照立委採取選區制,以及限縮任期的方式進行。就筆者的觀點來看,採區域的選區制,不僅可以產生接地氣、符合民意、能挑戰公職的中常委外,亦可大量減少換票行為;而規定中常委僅能連選連任一次,則有助於新血注入,避免萬年中常委的情形。可以說是在實質上真正改革中常委過往最被批評的問題。

事實上,令筆者相當意外,筆者在年初時曾針對國民黨內的制度問題,分別就地方黨團中常會撰寫專文探討。如果此次中常會改革能遂行,那麼結合吳上任之後,將黨團總召列為當然政策會執行長、列席中常會、參與智庫,和地方主委直選。可以說,吳確實將國民黨的制度改革推進了一大步,有次序的進行了三道改革。因為事實上,從國民黨主席直選以後,黨內制度,尤其是涉及權力運作的部分,就並沒有太多實質改動。從此來看,就可以看出目前國民黨確實在制度上,朝向實質改革的方向前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