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醫學臨床對厭食症合併暴食症好發年齡的觀察,台灣真正體重過輕人口比率最高的年齡層,極有可能是12~17歲的青少年。」三總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呼籲,衛福部應透過教育部取得國高中學生身高體重資料,驗證前述推測。三總相關研究更發現,厭食症或暴食症患者一旦合併憂鬱症,其自殺機率將比單純的飲食疾患患者,高出兩倍以上!
為何作出如此大膽推測?個人專長正是兒童青少年精神科的葉啟斌說,無論男、女生長到青春期前期,受到荷爾蒙影響,身體代謝會特別快速,加上身高持續竄升;影響所及,學界有些人可能會認為,青少年BMI值略為接近邊緣值甚至偏低,是正常現象。
青少年迎合同儕眼光 過度節食
惟葉啟斌強調,受到大環境變遷,以及營養攝取條件與早年大相逕庭的影響,國內青少女多早在10~12歲即初經來潮,男孩會晚一點,但一般亦在15歲前發育完成。換言之,時至今日,國內青少年若BMI仍嚴重偏低,就不只是單純荷爾蒙的影響,相較18~24歲,現在12~17歲年齡層的孩子,更有可能是為了迎合所謂時尚或同儕的眼光,過度節食所致。
瘦就等於美?當然不是!但近半世紀以來,在全球時尚、影藝圈不約而同的全力包裝與吹捧之下,人們尤其是無數嚮往燦爛星途的青少年看到的是,想要成為伸展台上的超級名模以及螢光幕上萬眾矚目的主角,就須成為「紙片人」、「鳥仔腳」,就連男生也多得瘦得像竹竿,才會被稱「男神」,教這個年紀的孩子怎能不有樣學樣?!
12~17歲青少年 厭食症或合併暴食症最大族群
更甚者,臨床研究證實,12~17歲青少年正是厭食症或是厭食合併暴食症的最大好發族群,而無論是單純的厭食症,或是厭食症、暴食症交替患者,最典型的症狀都是外表暴瘦如柴;有些人到頭來連打營養針都來不及補充身體所需最基本的營養素,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年輕的生命,慢慢枯竭死去。
當然,並非所有厭食症患者都是「若非瘦,毋寧死」的外貌協會成員。葉啟斌舉例,他曾收治一名年僅13歲的男性患者,他在國內成績優異,卻因無故被有問題的老師當眾賞了一巴掌,在自尊心受辱的情況下,被父母黯然送出國成為小留學生,在異鄉過著孤獨的學習生活,且從此罹患憂鬱症合併厭食症。
另一名「非瘦之罪」的厭食症患者年紀更小,竟是個年僅4歲的女娃兒!爸爸是某國立大學教授,只是他平日在講堂上溫文儒雅,回到家卻是個會動輒對妻子拳腳相向的施暴者。殊不知爸爸對媽媽長期施暴的情景看在女娃眼裡,竟形成了一種潛意識,於是她開始長期拒絕進食,並被醫師診斷為厭食症。
父親施暴母親 4歲女童潛意識拒食
葉啟斌解釋,根據他與多位專長兒童精神科醫師共同的解析,這名女娃兒年僅4歲,任憑她天資聰穎,也不可能「計畫性」地拒絕進食,藉以改善父母的關係。然而其潛意識的退化行為,果然使得其原本關係極其對立的父母,不得不為了解決她的進食問題而暫時和好,而女娃兒的爸爸,至此也騰不出多餘的時間對媽媽施暴了!
話說回來,葉啟斌表示,他雖期待衛福部盡速連結教育部資料庫,證實國內體重過輕人口比率最高的年齡層,是否如他推測落在12~17歲,並予以重視並探討個中原因,卻並不贊同相關單位針對個案發動普查,以免淪於過度診斷,甚至因此對於那些BMI處在邊緣值的青少年貼上「虛有其表」、「金玉其外」的負面標籤。
他認為真正該做的是,家有青少年初長成的家長,若發現孩子常易遭各種細菌、病毒感染,且施以各種抗生素治療都不易治癒;同時合併慢性腸胃炎、營養不良、睡眠品質差、功課突然一落千丈;或有厭食,或時而厭食、時而暴食,連續兩周以上情緒低落等情況,都應一併關心其BMI是否正常,必要時可請專科醫師診斷其是否罹患憂鬱症或飲食疾患,並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