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世衛秘書長譚德塞指派的獨立調查小組18日針對新冠疫情發布調查報告,強調中國的地方和國家衛生部門去年1月原本可以採取更有效的公衛措施、抑制疫情擴散,更批評世衛將新冠疫情宣布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PHEIC)時有所拖延,才會遲至2020年1月30日才正式發布消息。
An independent panel said on Monday that #China could have more forcefully
— William Yang (@WilliamYang120) January 18, 2021
applied public health measures to curb the initial #COVID19 outbreak. It also criticized @WHO for not declaring an international emergency until Jan. 30. https://t.co/lSGeaA1DcV
由世衛支持的「大流行防範和應對獨立小組」(Independent Panel for Pandemic preparation and Response簡稱)是在去年7月成立,並由紐西蘭前總理克拉克 (Helen Clark) 和賴比瑞亞前總統瑟利夫 (Ellen Johnson Sirleaf) 領導。除了針對全球應對新冠疫情之道進行調查,也對世界衛生組織應的改革做出相關呼籲。去年世界各國呼籲對疫情進行更多調查時,一度激怒中國,指責「這根本是抹黑辱華」,但世衛抵擋不住各國要求對疫情「公正、獨立、全面評估」的壓力,最後只得指派獨立的專家團隊展開調查。
世衛的頂級應急專家萊恩 (Mike Ryan) 18日宣布,全球的新冠病亡人數預計將「很快」突破每周10萬人之後幾個小時,該獨立小組發布了這份調查報告。專家小組除了認為,中國的地方和國家衛生當局本可以在去年1月更有效執行公共衛生措施來應對最初的新冠疫情,也質疑為什麼世衛的緊急委員會直到2020年1月的第三個星期才召開緊急委員會,直到1月30日的第二次會議才宣布全球進入國際緊急狀態。
該報告寫道:「雖然《國際衛生條例》中沒有使用流行病一詞,也沒有特別定義何謂流行病,但使用該詞確實可以讓人們關注衛生事件的嚴重性。世界衛生組織直到2020年3月11日才使用了這個詞來形容新冠疫情。世衛所主導的全球流行病警報系統未能發揮其作用。世界衛生組織沒有足夠的力量來完成這項工作。」
China and WHO made mistakes in containing Covid outbreak, says panel https://t.co/pHMSlS7lPN
— The Guardian (@guardian) January 18, 2021
由於獨立專家小組對世衛本身也不假辭色,質疑在決策過程中有所拖延,這也再次引發中國與世衛是否有特殊關係的質疑。譚德塞去年1月曾造訪北京面見習近平,甚至稱讚中國在疫情爆發初期能夠保持積極應對與公開透明,如今看來這些說法都十分可疑。美國政府則是早就質疑世衛只會跟在中國後頭發言,遲遲不願宣稱新冠肺炎是一種會在人際之間傳播的疾病。
獨立專家小組在報告中強調,世衛的失誤不該成為各國領導人在防疫上屢屢失誤的藉口,同時也指責公衛領導人對疫情初期浮現的證據反應緩慢,忽視了無症狀感染者會傳播新冠病毒的可能性。其實中國在疫情初期發布的報告與德國研究都顯示無症狀感染者會傳播病毒,但包括世衛在內的主要衛生機構卻提供了誤導性的建議。
貧富差距影響疫苗分配
獨立專家小組也提出警告,資源分配不均可能危及疫苗推廣。該報告認為,像是美國這樣的富裕國家,可望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基本的疫苗接種;但貧窮國家到那時甚至還沒有為國內的弱勢人群開始接種疫苗,接種工作預計到2023年底才會完成。獨立專家小組指出,無論你是出生在衛生賴比瑞亞、紐西蘭,或者其他任何地方,出生地都不應該成為決定每個人接受新冠疫苗的優先順序。
專家們也建議,可能發生傳染的所有國家都應立即實施圍堵措施。在新冠肺炎傳播全球一周年之際,專家們承認當初確實沒有預見全球超過200萬人死亡、將近1億人感染的慘況,而且疫情一開始被嚴重低估與隱瞞,「回想起來,在大流行初期,所有國家的感染人數顯然都要比通報數字還高」,「隱瞞疫情與疫情的全球蔓延不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