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老師不該只是為自己的飯碗而教,孩子是台灣的未來,我們都應該為台灣的未來而教」- 劉安婷
台灣的偏鄉教育缺老師已非一日的問題,「Teach for Taiwan(為台灣而教,TFT)」就是1個專為解決台灣偏鄉教師流動率高而創立的組織,招募有志於從事偏鄉教育的朋友。這群平均25歲的老師們,必須給出到偏鄉教書整整2年的承諾,試著以民間自發的力量,彌補台灣教育單位對第一線偏鄉教育問題不夠重視的問題。
令人羨慕的人生
卻不是能讓自己滿足的「餅乾」
TFT公益組織創辦人是劉安婷,她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畢業的高材生,一畢業就取得紐約年薪200萬台幣的醫療顧問工作,過著每天進出紐約商貿大樓、公司支付最貴餐廳的應酬費、搭飛機升等頭等艙的生活。雖然這份工作能得到眾人羨慕眼光,但她在紐約工作的1年中,卻因為找不著工作的成就與歸屬感,選擇離開。
23歲的劉安婷,曾經在Ted x Taipei講台上,以一塊塊的「餅乾」形容人生一個個由世人標準認定的「成功」,她曾嘗試追逐一塊一塊的餅乾來獲得飽足感:到美國讀一流大學享受名聲、到紐約上班享受高薪,但當她以為自己已經吃到最大最飽滿的「終極餅乾」時,卻發現自己得不到任何的滿足感。
劉安婷到美國讀一流大學享受名聲、到紐約上班享受高薪,但當她以為自己已經吃到最大最飽滿的「終極餅乾」時,卻發現自己得不到任何的滿足感。(余志偉攝)
回到台灣,受到父母都離開原職、投身偏鄉教育的影響,劉安婷也廣泛地接觸各地的偏鄉學童,蒐集許多寶貴的第一線經驗。一如她曾經到過美國青年監獄、貧窮的非洲迦納、海地難民營當老師教書般,劉安婷認為,面對孩子,她看到了不分國籍的天真與單純,但她更在台灣孩子身上看到對她來說很特別的一樣東西:「歸屬感」。
「在國外,我是1個外國老師,我需要花加倍的力氣來了解孩子、來突破他們的心防,有了身為局外人的挫折感之後,回來會發現,看到台灣的這些孩子是很不一樣的,當下『孩子我曾經在你的位置,孩子我知道你經歷的是什麼』,很深的經驗感,無法言語的信任感,孩子是最單純的,在他們身上我也最直接看到的是歸屬感。」她說。
「為台灣而教」
號召年輕人為偏鄉孩子貢獻
就是這份歸屬感,讓劉安婷仿照「Teach for America(為美國而教)」組織,創辦「為台灣而教」,號召有志於從事教育的年輕人,一起為台灣的偏鄉孩子做出貢獻。
「我碰到好的時機!」劉安婷幸運地說,「台灣年輕人的熱情達到一個沸點,很多人會罵年輕人只會上街,但這也是一股社會參與的能量,看你怎麼運用,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要運用這股能量到它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