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紹章觀點:真小人與偽君子─中國必須接受美國霸權?

2021-01-29 07:10

? 人氣

美國不能接受不是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圖為2014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時任美國副總統的拜登。(美聯社)

美國不能接受不是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圖為2014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時任美國副總統的拜登。(美聯社)

二十一世紀是美中競逐的世紀,結果如何,各方關切。拜登當選,又能有多大的影響?或許我們應該看得更深一點,更遠一點,因為這是戰略思考的起步。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川普在任四年間,不僅把美中台戰略三角攪成一潭動盪不安的混水,也讓中美關係無法再回到以前的狀態。美國大選一結束,各方都在預測美中關係未來的走向,但具體會如何發展,恐怕拜登的國安團隊到現在自己也拿不準。至於台灣,對美台關係是否生變,更是忐忑不安,由蕭美琴出席拜登就職典禮一事,即可見端倪。從拜登當選到就職,中美雙方的起手式就充滿了較勁意味。

起手式暗中較勁

基本上,拜登團隊仍肯定川普政府的強硬路線,也把中國大陸視為戰略競爭者。Kurt M. Campbell及 Jake Sullivan兩人現在是拜登團隊的成員,他們2019年在外交事務期刊上共同發表一篇文章「無災難的競爭:美國如何既挑戰中國又與中國共存」,他們認為以交往促進改變是錯誤的假設,而川普想要以競爭改變中國也同樣是錯誤的假設。因此,他們提出了共存(coexistence)的概念。

既是共存,那就有競爭,也有合作,而且在競爭同時,也要避免陷入緊張情勢的惡性循環。他們把競爭視為一種可管控的狀態,而非要解決的問題。Kurt Campbell今年1月12日又在外交事務發表文章,提出了平衡與正當性秩序的觀念,從新任國務卿布林肯在參院聽證會的談話中亦可窺見相同的觀點。

然而,談抽象的觀念容易,未來如何轉化為具體的政策來處理具體的問題,才是真功夫的考驗。

其次,拜登當選後,大陸前外交部副部長傅瑩11月24日在紐約時報發表文章,同樣表達了大陸期待彼此能發展既爭又合作的關係,但也點出了中美關係的重要關鍵:「準確判斷對方的意圖」,同時表示,「中國無意取代美國在世界上的主導地位,也無需擔心美國改變中國的制度。」

換句話說,如果美國始終認為中國想取代美國,那雙方關係也難有太大的變化。傅瑩文中指出,「兩國是有可能通過處理彼此關切來發展某種「競合」(合作與競爭)關係的。」這句話意味深長,因為如何處理彼此關切將是競合關係能否建構的關鍵。

兩個大陸關切的議題

傅瑩文中只提出了兩個大陸關切的議題,等著看拜登政府如何回應,這些將是觀察未來中美關係的重要指標;

(一)如何處理川普政府對華為以及TikTok的打壓;

(二)除了勸導美國要放棄干預他國內政的習慣,更警告美國「不要在臺灣等問題上挑戰中方,或是介入南海領土爭議。」

傅瑩雖然也提出了不少雙方可以合作的全球性議題,但合作如何展開,顯然也要看美國如何具體處理這些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傅瑩文中並未提及貿易戰問題,但拜登在12月初接受專訪時表示,不會撤銷目前美方對中方出口產品徵收重關稅的政策。顯然,貿易戰在大陸眼中,沒有前兩個議題重要,也算是比較容易處理的議題,美國是否撤除關稅,大陸可以將其視為善意,但不是真正關切的議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