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維幸觀點:拜登會出賣台灣嗎?

2021-02-01 07:10

? 人氣

拜登政府雖然也挺台抗中,但不認同將美中關係定位為新冷戰價值對壘的做法。(美聯社)

拜登政府雖然也挺台抗中,但不認同將美中關係定位為新冷戰價值對壘的做法。(美聯社)

拜登及他的團隊上任不過幾天,美國的許多外交行動顯然在做法上面,與前任有很大的差別。 國務卿布林肯 (Anthony Blinken) 為拜登幕僚及策士數10年,基本上是拜登的執行長,不太可能有超出拜登的己見。在任命之前的參院聽證會雖然強調正視中國的威脅,這也是美國中美專家大致的共識,更是聽證順利過關的場面話,不值得像台灣川粉過度的誇大和寄望。比較有創意的智囊應該是哈佛政府學院的艾利森 (Graham Allison)和總管亞太事務的助理坎博 (Kurt Campbell) 。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昨日古巴,今日台灣

艾利森一輩子研究戰爭與和平。創造了修昔底德陷阱理論。對中美關係又有獨到的見解。他警告:歷史上有至少十八次強權興起,挑戰現成霸權的例子。 其中,只有四次沒有戰爭。所以,在两强相争時,戰爭與和平的相對可能性幾乎是3.5比1 。如果是這樣,中美不得不戰的可能性大大高於和平的可能。而他同時認為,中美爆發戰爭最可能的引爆點就是台灣問題。當然,修昔底德陷阱不是什麼定律。有人甚至完全否認其效力。可是,否認定律存在,無法抹殺對抗的事實和戰爭的可能性。不過,在艾利森的研究裡,他曾經引用遼宋之間的澶淵之盟說明兩強的衝突不必然產生戰爭。又以60年代美國總統甘乃迪處理古巴危機展示一觸即發的核戰如何幾乎成了事實。

古巴的例子具有嚴肅的教育意義有如所言之外, 對當今台海局勢更應该發人深省。比喻雖不完全契合,我們可以把當年的美國想像為今日的中共,把美國想象為當年的蘇聯,再把台灣想像為當年的古巴。2者之間極具分析的類似性。台灣之與中國大陸,就如當年的古巴之與美國。對錯不論,美國對其他美洲國家的領土雖無野心,卻向來認為美洲以外的國家干涉美洲事務,有如在美國的後院撒野。除了歷史因素,地理上大陸與台灣近在咫尺,又是中國大陸的基本利益之所在。蘇聯之對古巴,兵力遙遠,又非其國家的核心利益, 正如當今台灣之對美國。一旦有台海軍事對持,結果是不是很可能像古巴危機的發展?如果美國不像當年的蘇聯撤退而硬幹,甘乃迪及艾利森的核戰憂慮豈不在台灣成真?如果雙方避免核戰危機,美國只有撤退一途。頂多換取中共不強力干涉台灣內部事務的承諾下台?

可是,2個例子中間有一個基本的差異,中共不像美國必須做出不攻擊古巴的承諾換取當年蘇聯放棄以飛彈進一步武裝古巴的行動。美國對台軍售本來與當年蘇聯的軍援古巴有實質的不同。同時,中共本來就沒有一定干涉台灣內部事務的必要,而提有一國兩制的建議。也就是說:2個例子的结局固然可能相同,兩岸人民卻本來就沒有什麼理由和利益,承受軍事衝突,甚至核戰的致命風險。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