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戰略要能成功,必須依據現有實力,也就是構成美國國力的4大基本要素,包括軍力、美元國際金融地位、領先全球的科技水準以及自由和法治的價值觀。
文章指出,依據這些構思原則,一項詳細且可操作的戰略應包涵7項整合要素。
一、重建支撐美國長期國力的經濟、軍事、科技及人力資本。
二、商定一套有限且可執行的「紅線」,以嚇阻中國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跨越。
三、商定更多的「重大國安利益」,這些利益既非至關重要,亦非本質上存在,但必須包含各種報復行動,以影響中國未來的戰略行為。
四、確定重要但較不關鍵的領域,這些領域可能不需要劃定紅線和重大國家利益,但美國仍應在這些領域動用所有戰略競爭力量以對付中國。
五、界定繼續與中國進行戰略合作仍能符合美國利益的領域,尤其是氣候變遷、全球大流行病與核子安全等「巨大威脅」。
六、繼續進行全球全面意識形態作戰,以捍衛政治、經濟和社會自由,對抗中國的威權國家資本主義模式。
七、以充分細緻的方式,與美國主要亞洲及歐洲締約盟邦商定上述戰略,以運用總體力量(經濟、軍事和技術)來共同捍衛美國領導下的國際自由格局。
文章最後分析,美國要對抗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主要問題與軍事、經濟和科技等方面的能力無關,而是在於自信。
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在心理上受到某種微妙但有害的影響,以致對美國的未來產生懷疑,並促成一種觀念,認為美國的全盛時期可能已成過去,而美國的敵國也察覺到這種心理。
文章指出,客觀而言,此種絕望心理沒有任何道理。美國是個年輕的國家,創新能力無與倫比,同時美國秉持的價值已經過時間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