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情願的流亡!英國移民潮蠢蠢欲動,開埠百餘年來港人「出走」為哪樁

2021-02-01 11:40

? 人氣

中國大陸難民在香港羅湖火車站關卡樓排隊辦理入境手續(9/11/1949)
1949年11月,香港邊境羅湖火車站,來自大陸的難民排隊等候辦理入境手續。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日本戰敗,中國國民黨政府在一輪外交周旋之後沒有趁機收回香港,英國殖民政府恢復運作。從國共內戰再起,1949年中共建政,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之間,香港最為人所知的移民潮,主要是中國大陸居民南下的歷次「逃港潮」。但同樣在這40年間,一些新界原居民開始離鄉別井,到英國等地定居,甚至在不同地方建立「小香港」。一個人數不那麼顯眼,但有相當影響力的移民潮在持續進行著。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在新界各原居民村莊不難找到這樣的故事,但是以客家人為主的東北部沙頭角和東部西貢的情況尤為明顯,甚至出現西貢鴨洲和鹽田梓(也作鹽田仔)幾近全島荒廢的局面。西貢鄉民移民的原因主要與香港東部漁獲減少有關,沙頭角則主要因為1951年中共新政府與港英政府分別實施邊防管理和設立邊境禁區,讓本屬同一宗族的深圳河兩岸村莊一分為二,一些邊界兩面村民跨境擁有的農地雖然在中方「跨境耕作證」制度下得以繼續運轉,但整個地區的農業還是日漸式微。

香港沙頭角蓮麻坑村葉定仕故居舉辦儀式(30/12/2011)
沙頭角蓮麻坑村葉定仕故居如今成了隱藏香港新界深山的辛亥革命遺址,葉定仕等人的事蹟讓蓮麻坑村成為知名「僑鄉」。

英國成為了這些村民出外謀生的目的地,主要是因為英國本土訂立《1948年英國國籍法》,讓包括香港在內的殖民地居民成為「聯合王國及殖民地公民」(Citizen of the United Kingdom and Colonies; CUKC),當中包含英國居留權與工作權,以吸引殖民地居民赴英填補戰後勞工短缺。這些新界人基本上與來自加勒比海的「疾風一代」(Windrush Generation)同時抵英。

沙頭角眾村當中,連麻坑村可算是「知名僑鄉」,二次大戰前同鄉已遍布暹羅(今泰國)、北婆羅洲沙巴州(今東馬來西亞沙巴州)、牙買加、巴拿馬等地,出過中國同盟會暹羅分會成員葉定仕、馬來亞共產黨(馬共)中央委員劉一帆等人物。前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所創「團結香港基金」旗下香港地方志辦公室2015年編篡之《蓮麻坑村志》提到,當時赴英手續容易,而由於到香港市區當建築工人挑泥,一周工資為21港元,但在英國,以餐館雜役為例,一周至少有5英鎊,相當於80港元,對這些新界鄉民來說十分吸引。

馬來西亞沙巴州山打根市一景
如今屬馬來西亞的沙巴州山打根市有不少香港新界移民的足跡。

1950年代的沙頭角鄉民也有跟隨祖輩足跡響應務工而移居東南亞。英國薩塞克斯大學地理系斯凱爾頓榮休教授(Prof Ronald Skeldon)是一位曾在香港任教和研究多年的人口遷移專家,他在《不情願的流亡:香港移民與新海外華人》一書中提到,英屬北婆羅洲、文萊和沙撈越等地曾提供這樣的三年工作合同。一些連麻坑村村民自此在沙巴州定居,原英屬北婆羅洲首府山打根(Sandakan)自此被稱為「小香港」。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