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耀元觀點:為什麼美國禁不了槍?

2017-10-17 07:00

? 人氣

眾議院議員高舉「沒有槍管法案、沒有休息,抗議共和黨迴避表決槍枝管制法案,逕行宣布休會。(美聯社)

眾議院議員高舉「沒有槍管法案、沒有休息,抗議共和黨迴避表決槍枝管制法案,逕行宣布休會。(美聯社)

上周末,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發生了慘絕人寰的掃射事件,一名槍手從鄉村音樂演唱會對面的飯店高樓,掃射參加演唱會的民眾。雖然槍手最終飲彈自盡,但掃射的過程中造成至少58人死亡以及逾500人受傷 。此事件是美國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群眾掃射事件,超過去年的奧蘭多同志夜店恐攻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歐巴馬總統及副總統拜登前往奧蘭多悼念槍擊案受害者(美聯社)
2016年奧蘭多同志夜店恐攻,時任美國正副總統的歐巴馬和拜登前往悼念罹難者。(美聯社)

在台灣的讀者可能認為這只是個偶發事件。但實際上,美國群眾掃射的事件並不算少見,從2009年以來,美國就至少發生過五起大規模槍擊事件。為了避免大規模槍擊事件一再重演,禁止槍枝的示威運動與抗議從來沒有停止過。然而,究竟為何美國政府還是無法禁止槍枝呢?

第一個原因和美國的憲法有關,特別是槍枝管控討論常提到的「憲法第二修正案」(Second Amendment)。此修正案保障了美國民眾能持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利。之所以會有這條修正案,主因是美國政府的起源來自於對抗英國政府不合理的剝削,所以美國憲法的撰寫者希望能永遠保證美國人民擁有武器來推翻暴政的權力與能力。以這個角度來看,任何提倡禁槍的人,都將面臨民眾的質疑─此舉是否是要奪取公民自我防衛的能力?

有趣的是,美國人擁槍自重的精神,或許也和美國廣闊的領土有關。除了幾個主要城市之外,美國大部分居民都居住在人口相對稀疏的鄉村地區,有些地方可能開車半小時以內都裊無人煙。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如果發生緊急事故,例如小偷闖空門或是遭受野生動物的襲擊,槍械絕對是一個能保護自身及家人安全的有效工具。也或許正因為這樣的想法,美國人民對於擁槍的政策一直保持一定的支持率。

2017年10月1日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槍擊案的受害者(AP)
2017年10月1日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槍擊案的受害者(AP)

根據美國智庫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數據顯示,在近期2017年4月的全國民調中,支持擁槍(47%)和支持槍枝控管的民眾(51%)差距只有4四個百分比。但值得注意的是,支持擁槍的民意,已從1990年代初期的30%上升到近期將近5成,然而,支持控管槍枝的民眾,比率已從以前將近的7成掉到目前的5成內(Pew Research Center 2017)。如果民眾認為大規模掃射事件仍會再度發生、必須擁槍自重,則擁槍的支持率有可能再度上揚。

第二個原因與利益團體在美國政治扮演的特殊角色有關。2010年的時候,美國最高法院做出一個具爭議性、但對利益團體有利的判決--法院裁定限制利益團體作出政治捐獻是違憲的。自此判決之後,美國的企業或利益團體可以更直接的、利用政治上的捐款,來影響美國國內的政治。全美步槍協會(NRA; 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 of America)一直以來扮演著反對槍枝法案的主要利益團體。這些相關的法案包括加裝槍枝的安全鎖、限定可以買賣的槍枝、以及其他確保危險分子無法買取槍械的背景調查。舉例來說,在去年的奧蘭多同志夜店恐攻事件後,共和黨與民主黨都試圖推動更嚴格的背景調查,然而該法案最後仍然在參議院被否決了。

美國參議院4項槍枝管制法案,20日遭到全數否決。民主黨領袖里德(Harry Reid)(圖中)在記者會上對此事件作出評論。(美聯社)
美國參議院4項槍枝管制法案,20日遭到全數否決。民主黨領袖里德(Harry Reid)(圖中)在記者會上對此事件作出評論。(美聯社)

該組織除了擁有豐沛的資金及高額的政治捐獻之外,也常用各管道來積極遊說反對任何槍枝的管制。所以反對該組織利益的政治人物,都會面臨組織動員的挑戰。舉例而言,2012年桑迪.胡克(Sandy Hook)小學的校園槍擊慘案發生後,NRA 得知兩名科羅拉州的民主黨議員試圖推動槍枝管制法案,就開始出投入大筆經費來打選戰,最後讓兩名議員失了飯碗。所以,以政治制度的角度來看,NRA與美國政治人物之間的緊密合作關係,或許才是反擁槍訴求一直無法進展的主要原因。

目前,反擁槍團體的弱勢形態,在上星期的慘劇之後有些許的改變。NRA已主動表明,願意支持修法規範賭城兇手所使用能加速子彈發射的「撞火槍托」(bump stock)配件。此舉也獲得兩黨共同的支持。可以預見,未來此修法是極有可能被通過的。然而,這個管制法案能否成為重啟擁有槍枝辯論的入門磚,還是只是NRA用來控制議題發酵的手段,還有待後續的觀察。

*葉耀元為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吳冠昇為美國普渡大學政治系博士生,兩人目前是學術合作夥伴。本文原刊《六都春秋》,授權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

葉耀元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