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樂天后蕾哈娜日前轉發印度農民靜坐抗議的新聞,僅在文內寫上一句「為什麼沒人討論這件事?」,就引發印度政府暗自抨擊,許多印度藝人與網友也批評她「外人少管閒事」,甚至以難聽字眼攻擊蕾哈娜和其他討論此事的西方名人,不過大量攻擊也吸引更多目光,關注這場已持續好幾個月的農民抗爭。
上億追蹤者都在看,印度政府跳腳
巴貝多籍的蕾哈娜(Rihanna)今年僅32歲,出道近18年來,一路從美國樂壇走紅至全世界,至少曾獲得8座葛萊美獎(Grammy Awards),推特追蹤者也超過1億人,堪稱全球無人不知的巨星。蕾哈娜身兼歌手、企業家與設計師等身分,同時也非常關注全球的政治與人權議題,尤其在非裔民權運動與性少數議題上積極發聲。
why aren’t we talking about this?! #FarmersProtest https://t.co/obmIlXhK9S
— Rihanna (@rihanna) February 2, 2021
對蕾哈娜的粉絲來說,她在2日轉發印度農民抗議的相關新聞並不稀奇,可能只是她突然關注到的另一議題。然而印度政府顯然難以忍受這位擁有上億追蹤者的明星引發關注,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指出,蕾哈娜的歌曲在印度也廣受歡迎,影響力可能不容小覷,2日的貼文至少就引來70萬人按讚。
印度外交部3日迅速發表聲明,暗示「外人」煽動並分化國家,雖未指名道姓,大眾仍普遍認為是指蕾哈娜。外交部批評,「某些外籍名人」對抗議的評論「不正確又不負責任」,並稱「很不幸,有些利益團體試圖把自己的議題強加在抗議上,想引導他們走向歧路。」
印度內政部長夏哈(Amit Shah)也在推特上疾呼:「沒有任何政治宣傳可以阻止印度團結!沒有政治宣傳可以阻止印度達到理想新高度!政治宣傳不能決定印度的命運……只有「進步」可以。印度要團結起來邁向進步。」
No propaganda can deter India’s unity!
— Amit Shah (@AmitShah) February 3, 2021
No propaganda can stop India to attain new heights!
Propaganda can not decide India’s fate only ‘Progress’ can.
India stands united and together to achieve progress.#IndiaAgainstPropaganda#IndiaTogether https://t.co/ZJXYzGieCt
印度名人也參戰
BBC報導,印度政府出聲後,親政府的印度媒體開始口徑一致批評此事,許多寶萊塢影壇名人、網友也趁機蜂擁而上,他們痛罵蕾哈娜「無知就不要談論」、「不甘外人的事」;知名女星康嘉娜拉洛(Kangana Ranaut)甚至直接叫蕾哈娜「A片女星」。還有人稱讚蕾哈娜的前夫「克里斯小子」(Chris Brown),只因為後者曾在2009年爆出毆打蕾哈娜的家暴醜聞。
印度板球明星選手薩辛·坦都卡(Sachin Tendulkar)也寫道:「印度的主權無法妥協,外來勢力可以觀察但不能參與。印度的事只有印度人了解,只有印度人才能作主,身為一個國家我們必須團結起來。」
蕾哈娜發文後不久,不少西方名人也開始談論農民抗爭。瑞典「氣候少女」、環保運動人士通貝里(Greta Thunberg)表示:「我們一致站在印度農民這邊」。她還轉發了引發抗議的印度爭議法案,印度警方則聲稱已開始調查是否有「國際勢力意圖破壞印度聲譽」。
美國首位印度裔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的姪女、美國律師哈里斯(Meena Harris)也將抗議事件與1月初的美國國會暴動事件相提並論,直呼「大家都應該感到憤怒」。
反對黨印度國民大會黨(Indian National Congress)黨魁塔魯爾(Shashi Tharoor)則批評,破壞印度國際形象的不是外人,正是「不民主」的印度政府,他也強調,鼓動國內名人出聲也無法挽回傷害。國大黨的前財政部長基達姆巴倫(P. Chidambaram)也說:「你們什麼時候才會明白,人類關注人權並無國界之分?」
this week @rihanna , @GretaThunberg & @meenaharris brought awareness to india’s #farmersprotest and look at the response. misogyny and rightwing regimes go hand in hand.
— rupi kaur (@rupikaur_) February 4, 2021
i implore the world to keep their eyes open and bring international attention to modi’s harmful farm laws pic.twitter.com/Z86C957tZQ
農民抗議什麼?
因名人關注成為網路焦點的抗議事件,其實早從去年延燒至今。印度聯邦院去年9月20日通過三項農業改革法案,開放讓農民與企業可在農產交易委員會(APMC)以外的地方自由買賣,也是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推動農業現代化的重要變革之一。但廣大印度農民認為,新法將破壞多年來對於最低收購價的保障,讓他們失去與企業議價的能力,因此誓死也要擋下法案。
從秋季以來,至少2億農民陸續從北方農業邦前往新德里,前幾個月都只是和平靜坐,數以萬計的男女老幼、家庭、甚至整個村莊的民眾跋涉數百公里,在公路上紮營抗議,即使寒冬之中也沒有退縮,甚至傳出數十人遭凍死的不幸消息。
但在1月26日,一群開著拖拉機的農民與警方爆發衝突,1人不幸死亡、數百人受傷,還算和平的抗議終於升級為暴力事件。報導指出,26日是印度紀念現行憲法生效的「共和國日」(Republic Day),新德里當天也舉行國家慶典,抗議隊伍不得其門而入後,又試圖闖進歷史景點红堡(Red Fort),在警方阻擋下爆發衝突。
《富比世》(Forbes)曾報導,印度在1960年代發展「綠色革命」(Green Revolution),大規模邁入現代化種植模式,從此成為糧食自足的國家,不需再仰賴外國援助。同一時期印度政府也推出許多保障措施,例如規定只能在當地APMC販售農產品,但在生產過剩時,APMC保證會用固定的最低價格收購所有農產品,讓農民不至於血本無歸。這種交易制度數十年來保障了無數印度小農的生存,但也不免造成市場僵化,因為農民不能在APMC以外的地方交易,作物供不應求時也無法拉抬價格,這亦是莫迪政府意圖修法的理由之一。
BBC報導,印度擁有世界約1/10的可耕地,是名符其實的糧食生產大國,其中多數農地聚集在北方人口密集的鄉村地區。印度農業雖只佔國民生產毛額(GDP)的17%,但高達40%至55%的印度勞動力都仰賴農業,若農民生活無以為繼,印度不僅可能失去自給自足的能力,還有可能威脅到他國的糧食產業。
據報導,印度政府與農民至今11輪談判全部失敗作收,印度高等法院1月12日裁定,農業三法爭議過大而暫緩實施,至少將在18個月後才會執行。但在近日風波過後,印度國內對於暴力事件的批評聲浪加劇,可能不利農民進一步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