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區域收入傾斜與貧富差距
2015年各區域的可支配所得及人口數,台北市可支配所得遠高出於其他直轄市。中低收入戶及其比率,中部的南投、彰化縣,南部的直轄市高雄、台南兩市、嘉義、屏東、臺東縣,比例都是相對偏高的。不過總體而言,可看出行政區劃離台北市越遠,貧富落差越大。台北市的人均可支配所得,是人均最低的嘉義縣的1.755倍。每年台灣社會,總有要求中央政府提升中南部縣市經濟的相關政策,但那些各式各樣且為數眾多的產業園區,也無法改變今日區域失衡的樣貌。
台灣在台北下的政治觀點
台灣經濟成就曾經享譽國際,但是從上面的敘述得知,經濟的成長已造成這個社會的區域貧富差距日益嚴重。缺乏兩院制國會的有效監督行政部門,以及政府輕忽區域的均衡發展,縱使曾為經濟繁盛的城市,只因離台北越遠,行政機能越遞減,而年輕人口只能留在薪資高的台北,其他城市終將成為邊陲。
以台灣屏東為例,從2010年以來,人口數已減少46,930人。屏東,她位於台灣最南端,從國民黨遷台後,長久以來皆位處於台北政治經濟中心的冷淡地位,國家資源分配比例遠遠落後其他大型城市。近年來,許多屏東民眾憂心他們的城市逐漸死氣沉沉,與此同時,面臨國會議員可能減少一席,勢必影響屏東民眾在國會的發聲權。
在缺乏經濟人權的憲政制度保障之下,屏東的落後是台灣經濟發展的縮影,只是連公司大部分集中在台北的社會公器即媒體第四權也對屏東公共議題默不關心,這讓屏東的發展更難受到台北官員的關注。
有團體透過政府請願平台,要求將高速鐵路建設延伸到屏東,有6055位民眾進入網站表示支持,一周內就通過平台要求的規定。一般而言,每項議題通過門檻的機率只有約 4.7% 而已,因此民眾發出的強烈聲音引起台灣社會的輿論。屏東縣長、許多民間團體相繼呼應交通建設不應忽視屏東。
屏東民眾對交通建設的訴求如此強烈是因為他們希望享有區域均衡的發展與經濟人權的平等,而政府投資交通建設是一種重要象徵,代表政府願不願意改變區域的不均衡以及經濟人權的不平等。
台灣長期的資源與政策視角多以台北為中心,並不利人材與資源回到具區位優勢的都會區協助地方產業轉型與創新。更多的企業總部與資金往台北都會區集中,但人口流失、連基礎建設、工作機會都缺乏的縣市,廠房關閉、財政惡化、區域間的貧富差距擴大,未來也只能面對難以翻身的困境。
台灣如何面對挑戰,建立在區域均衡與機會平等的基礎上,對內消弭歧見及對立,對外聯合其他國家更緊密的合作,是這個時代不可或缺的重要課題。
*作者為爭取高鐵到屏東聯盟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