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則看到大師級人物開豪華跑車,行情較差者出門亦至少開乘進口高級轎車,高鐵商務艙裡不只坐著商務人士,亦常見滿座的宗教大師,把原來應該用於社會或慈善工作的大量資源金錢,轉用于宗教教義嚴禁的富麗堂皇及奢靡無度之享受上,令人嘆為觀止。
吾等雖不能一概而論,但企業進行CSR最主要的誘因及目的,無非是因為可以節稅吧!如此以國稅損失來換得名聲, 一舉數得。果然連CSR的捐贈行為以及捐贈對象,都充滿商業心機。
而這跟本文所述原住民產銷班無私無我、不以節稅為目的地,單純奉獻大比例營收給部落,也完全無法比較。
原住民分享文化――真正願意「share」及承擔企業社會責任
原住民的分享文化,是完全出自真心而無其他異想,原住民即使自己這麼做得不到利益,在思考他人可以因此過得較好之下,也願意單純從利他觀點出發,在完全不影響他人之下,樂於將手上擁有的分享予他人。原住民分享文化的思考內涵,與商業社會共享經濟或企業社會責任的思考似乎完全不同。
筆者身為原住民,自小住在原住民部落的記憶裡,前述談及的各種「共享」行為,例如有多的食物、有多的空間、有多的器具,都是誠心拿出來,無求回報地供給陌生來者,原住民總覺得分享是一種快樂,不分享反而是一種罪惡。同時,面對部落社會集體的工作,如部落祭儀、集體獵捕、社區清掃、乃至私人的婚喪喜慶等等,大家也無不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來一起完成,一起分工,一起分享。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在他的著作裡,特別提到企業組織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要對社會有所貢獻。很多企業認為做了CSR 即能達成這樣一個使命,然而,CSR似乎只成了台灣企業節稅的工具。同樣的,「共享經濟」美名為共享,實則極其所能推行獨享。兩種作為,都是純然以商業利益的權謀思考,既不是真正的企業自願想承擔社會責任,更不願與他人共享,果然是「經濟學」開宗明義所說的,「資源有限,慾望無窮」,所以要積極競奪,否則即非「經濟」。
阿里山茶山部落雜糧產銷班,乃秉持原住民傳統「分享文化」,並以所得回饋部落社區的「企業社會責任」的一種無私作為,似乎怎麼也構不上「產業經濟」策略。
原住民分享文化的產業策略意涵
然而,我們應該回過頭省思,產業經濟的發展策略,是否只能以「競奪」一途為之。
茶山部落原住民的分享文化,讓我們看到了台灣以真善美思考的人性依然存在,讓大家感覺台灣人情還蠻溫馨的。報導中,茶山部落用營收的十分之一買了其他友善農場的產品分享給部落人,供需的兩方都是一樣善待土地、熱愛他人的族群,因而茶山部落並沒有考慮買其他以價格或地理取勝者的產品。雙方透過彼此對相同文化的認同而做成這樣一件生意,因而,在分享的文化場域裡,因為彼此認同雙方共同的「價值」,創造了不必競爭的「產業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