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兩岸「大動靜」要待明年選舉後

2017-10-25 19:30

? 人氣

核心高層認為綠色縣市首長可複製「柯P模式」與中國來往。(台北市政府提供)

核心高層認為綠色縣市首長可複製「柯P模式」與中國來往。(台北市政府提供)

中共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十月十八日登場,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開幕式發表的政治報告,成為國際矚目的焦點。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在對台政策部分,習近平除了回顧過去五年對台工作,四度提及「九二共識」,並表示「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堅持「和平統一」;他並重提先前發表的「六個任何」說,「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反對台獨分裂國家。

兩岸觀察要放在國際局勢中

台灣的國安兩岸團隊事前也沙盤推演各種可能的狀況,包括研判十九大報告對台政策軟硬皆有,一方面對台持續施壓,一方面加強統戰及吸納;不致提出明確統一時間表,而是使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似有若無的說法……事後對照,此一研判與實際發展大致若合符節。

即使如此,兩岸情勢不容樂觀是不爭的事實。官員形容,兩岸關係就像玻璃一樣,要小心捧著,用力過度又怕碎掉,反映政府看待兩岸關係的戒慎小心。總統府對於十九大的回應,也僅用三四五字,重申既定立場。

十九大前,各方包括武統論、統一時間表等悲觀預測,充斥輿論市場,部分言論不免也淪為盍各言爾志。面對十九大後的兩岸情勢,相關決策官員認為,兩岸關係不能單獨視之,而是要放在國際局勢大架構來看,從習的政治報告觀之,處理台灣問題並非首要。

官員分析,中國首要必須處理的是內部經濟問題,能不能做到習近平說的「二○二○全面建立小康社會」已經很頭大。而中國內部經濟問題,又跟美國的經貿談判息息相關。國際局勢也相當棘手,包括處理和北韓、印度之間的問題、在東海與日本的關係,以及南海和周邊國家競逐等問題。

他並分析,將接任中國國台辦主任的劉結一,原任駐聯合國大使,是有全球觀的人。「舊的兩岸學差不多可以丟掉了,人家用大國戰略在處理台灣問題。」官員舉例,如果沿用過去的兩岸邏輯,中國應該不是從巴拿馬下手、而是從小國家逐步對台施壓才對。

誘巴拿馬與中建交針對的是美國

官員分析,巴拿馬與台灣斷交,針對美國可能比針對台灣還要大,巴拿馬掌握巴拿馬運河,是美國後院的戰略要地。過去台巴關係穩固,是因為美國不容許中國把正式外交關係深入自家後院,因為川普政府上任後青黃不接,導致疏忽之中讓中國襲奪這個重要的戰略要地。

儘管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涉台部分,未如部分人士先前預期會提出「統一時間表」,但對於習再提「六個任何」,被視為是畫設「反獨底線」,至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說法,顯示未來將強化促統。

「兩岸講硬話,是為了可以做軟,」另一位黨政高層認為,「中國對台獨絕對不能示軟、示弱,但有沒有搞台獨是大家可以坐下來定義的。」

如果從台灣的政治時程來看兩岸博弈,這位黨政高層提出他的觀察指出,蔡英文不鬧事,對岸應有體會,但逼迫蔡的動作也不會停止。他研判,明年春天或夏天以前兩岸可能還會有動靜,或對台硬一點,或軟一點,「一定會弄一下」,做為對台示警或對內交代,「但明年下半年就不會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

紀淑芳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