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可充電鋰離子電池首次商用於手持攝影機。不久後,又被用在筆記型電腦上。十年後,電池被用於為智慧型手機和可穿戴設備供電,推動了蘋果公司(Apple Inc.)等科技巨頭的崛起,之後又被應用到電動汽車領域。在這個過程中,電池的基本技術幾乎沒變:液體中的鋰離子在陰極和陽極之間往復運動。
不過,這僅僅是個開始。經過十年來成本快速下降,電池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電池將不再只是用於消費產品,還將改變世界用電的方式。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欲看更多華爾街日報全文報導,請訂閱特別版華爾街日報VVIP方案,本方案僅風傳媒讀者專屬,以低於原價3折以下之全球最優惠價,即可無限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在能源產業,企業利用價格實惠的電池可以儲存電力並獲取可再生能源電力。在汽車產業,電池將挑戰汽油發動機長達一個世紀的主導地位。由於成本下降的幅度之大、速度之快,大多數汽車製造商預計,目前比汽油車更貴的電動汽車,在未來五年內生產成本將齊平。
大好勢頭有望持續下去。電動汽車是目前電池需求的主要來源。隨著需求增長以及成本進一步下降,電池將給各產業帶來更具顛覆性的影響。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s Co.)最近傳來電池的好消息。通用汽車說,希望到2035年該公司在全球的汽車展示廳逐步淘汰汽油車和柴油車。
電池熱潮可能會削弱對原油及汽油等副產品的需求,同時也會侵蝕市場對主要用於發電廠的天然氣需求。雖然開採原料和製造電池會產生一些溫室氣體排放,但分析人士認為,汽車和能源產業轉向電池將減少整體排放,從而促進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
美國光是發電廠的排放量就佔全國排放量的1/4左右,轎車和貨車等輕型車輛的排放量佔全國排放量的17%。
充電電池的興起現在事關國家安全和產業政策。掌控生產鋰離子電池所需的礦物質和製造工藝被視為「21世紀版的石油安全」。目前全球電池市場由亞洲國家和企業主導。全球近65%的鋰離子電池來自中國。相比之下,沒有一個國家的原油產量在全球佔比超過20%。
許多公司正在研究新的電池,比如不透過液體傳輸離子的固態電池,這可以大大提高電池的功率,進一步降低電池價格。這種突破的價值可能達到數十億美元、甚至數兆美元。
康涅狄格州電池初創企業Cadenza Innovation Inc.的首席執行長藍普-歐涅魯(Christina Lampe-Onnerud)表示:「未來仍將有大量創新。」她的公司設想,有朝一日,建築物可以擁有自己的電池,以提供可在高峰時段使用的電力儲備,從而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