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療傳出捷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團隊透過人工智慧及大數據,找出對抗新冠肺炎潛力新藥,其中抗發炎舊藥JMY206經細胞實驗發現,抑制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病毒效果比瑞德西韋強數十倍,動物實驗也證實有療效,生技學院院長楊進木表示,會考慮以JMY206搭配瑞德西韋的方式申請專利,目前尚待進行第二、三期臨床實驗,也期待能和業界有更多合作。
陽明交大今舉行記者會,宣布新冠病毒潛力藥物研究結果。校長林奇宏表示,去年疫情開始之後,雖然陽明交大還沒合併,但已經啟動跨校合作計畫,當時每週開會、卯足全力,希望能在疫情中貢獻心力,今天的成果不是單一研究室或院校能夠達成的,他並強調,這也是陽明交大合併後第一次重大結果發表會,希望藉此告訴大家,合校包含著過去許多努力跟期望 ,未來會更努力向前進。
科技部科技發展司司長陳宏正表示,從2003年SARS以後,科技部一直有新興感染症專案厚植台灣所需技術人才,去年新冠肺炎爆發後,科技部投入3億經費在相關研發,並在全國成立陽明、台大、成大、長庚、國防醫學院5個防疫科學中心,今天陽明交大合併,則把交大能量也納入,防疫是跨領域、多面向的工作,也希望未來凝聚更多能量,科技部也將自110年開始,會有另外為期4年防疫科技專案計畫。
本次研究由陽明交大生技學院院長楊進木領軍,結合陽明交大、台大、中研院、中興大學、國防醫學院預防醫學研究所團隊,透過人工智慧及大數據方法,模擬宿主受病毒感染後,體內的細胞變化機制,並比對全國超過250份已公開的新冠病毒主要蛋白酶3D構造圖像,發現病毒入侵人體系包的關鍵蛋白質具有6種可能的動態結構,鎖定蛋白酶的罩門,在3個月內找到具有抑制病毒活性效果的潛力藥物。
本次發現潛力藥物,包含C型肝炎並毒藥物巴色匹韋(Boceprevir)、特拉匹韋(Telaprevir)及抗愛滋病藥物奈非那韋(Nelfinavir),相關成果已發表於《美國化學學會月刊:奈米領域(ACS Nano)》,此外抗發炎舊藥JMY206經細胞實驗發現,抑制新冠病毒效果比瑞德西韋強數十倍,動物實驗也證實有療效,是具潛力的抗疫口服新藥,除可大幅降低資金,更可省下新藥上市前一至數年臨床實驗時間。
楊進木表示,JMY206以猴子細胞進行細胞實驗,以及以倉鼠進行動物實驗,結果證實可以阻礙新冠病毒入侵、影響病毒複製,不管在抑制毒性、免疫等方面都比瑞德西韋更好,具有創新臨床價值,希望加速台灣臨床醫療與需求產業發展。
楊進木說明,接下來預估5、6月左右應可論文發表,會考慮以JMY206搭配瑞德西韋的方式申請專利,目前尚待進行第二、三期臨床實驗,也期待能和業界有更多合作,他並提到,學界目前已經認為新冠肺炎將會流感化,而對付流感有克流感,未來希望研究朝這個方向前進。
看更多【新冠肺炎疫情】最新報導:https://bit.ly/3aAQ9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