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踏上歸鄉路,創黨元老成統派陌路
不要以為民進黨領導這個運動是容易的,當時會長何文德領著人,在前立委翁金珠服務處協助下,前往榮民之家發傳單,榮民罵著「他們是民進黨,他們是台獨,他們是共產黨!」一路被打出來,這樣的民進黨,以人道為念,信心十足,確實讓人心潮澎湃。
然而,就像楊祖珺的回憶,打從民進黨推動老兵返鄉的開始,統獨對抗的因子就不斷湧現,三年後,民進黨通過「台獨黨綱」,曾經在民進黨創黨過程中貢獻心力的「外省人士」或者猶有「中華情懷」者,一一退出,即使為了陳水扁競選總統,民進黨又通過一個「台灣前途決議文」;為了蔡英文競選總統,二0一三、一四年都有人在全代會提議「凍結」台獨黨綱,當然都沒通過,民進黨成為沒有台獨就可能垮掉的政黨,「台獨」終於成了香火不能斷的「神主牌」,不論是施明德的「金馬撤軍論」或許信良的「大膽西進」都不見容於民進黨人。
說來感慨,一九八八年初,王拓帶著第一批老兵返鄉,年底創黨元老費希平就宣布退出民進黨,理由是民進黨中常會否決他的退職三條件:肯定第一屆資深中央民代的貢獻、國會全面改選後應以比例代表制選出大陸代表、給予適當退職金,但他的將全數捐出。費希平感慨民進黨內少數人「台獨思想異常濃厚,且有法西斯霸道作風」;隔年退職時發表臨別演說,還不忘提醒民進黨「一旦台灣宣布獨立,中共不但會全力阻止台灣加入聯合國,也可能以武力對付台灣,台灣人民將無法避免一場戰爭災難,請問民進黨諸公:這是愛台灣,還是害台灣?」這個問題,一問三十年,民進黨沒給答案,倒是費希平卻成了獨派人士口中「滿口民族大義,實則為個人利益」,必除之而後快的「統派」。
掌握權力的民進黨,還有能力扭動歷史動能嗎?
蔡英文體會兩岸兩個「執政黨」,缺乏足夠的互信和理解,以致兩岸關係無法穩定發展,但回顧歷史,民進黨「唯台獨論」的發展,又如何能取信於北京?如果「台獨」是民進黨的神主牌,「統一」又何嘗不是中共絕不肯棄的「民族偉業」?那麼蔡英文呼籲兩個執政黨放下的「歷史包袱」,豈不又是一句空話?因為她自己的包袱都卸不下來。
前陸委會主委陳明通點出過去三十年來兩岸交流的基本矛盾,北京就是要統一台灣,台灣就是不要被統治,而「現狀」是歷經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三朝多次賽局的結果:「對台灣而言不受中共統治、台海處於非戰爭狀態;對中共而言,獲得台灣不宣布法理台獨、各國不挑戰一中說法;就美國而言,中國未控制台灣、台海處於和平狀態,雖然三方都不滿意,但勉強可接受。」陳明通認為,蔡政府就是在納許均衡下「守恆」,兩岸未來三十年,也不會有顛覆性的改變,「和現在一樣。」
從歷史的眼光,陳明通之言,不可謂錯,回顧過往三十年,兩岸交流有冷有熱,有高潮有低谷,交流的趨勢並未逆轉,至於再拉長三十年,兩岸認同到底會朝何方傾斜?猶難定論。唯一可以確信的,曾經扭動「歷史動能」的民進黨,或許將一去不復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