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八一高雄氣爆事件後,高雄市民驚覺石化管線竟就在腳下,經調查更發現年代久遠的管線埋設位置,與政府單位手中的管線圖有所出入,更有未知的「幽靈管線」,因此工程界及政界也有呼籲加速推動「共同管道」,理清地下管線。
「共同管道」顧名思義可容納電力、電信、自來水、瓦斯等各種管線,此概念自19世紀歐美各國逐步推展,成為城市治理的一環,而日本也在二十世紀初的幾次重大震災後,建立共同管道防災。記者走進全台灣第一條地下共同管道,位於台北市市民大道,由西環河北路向東至光復南路段,幹管長度逾5公里,延伸至用戶支管則超過25公里,市民大道共同管道工程於14年前完工,有別於一般人對地底潮溼狹小的想像,共同管道為了長久使用,設計以五十年為度,也預留空間容納未來設置管線,而除了每兩週一輪的實地巡視,並有人員24小時輪班線上監控內部情形。
回顧二十多年前歷史,因應台北捷運開始施工,挖斷瓦斯電信等民生管線,挖路填土堵塞交通造成民怨,促使台灣官員向日本取經開啟共同管道概念,不過由於其建置成本高昂,因此多隨著新市鎮開發或捷運工程一同進行,在已開發區城動推不易,過程也有議員曾批評公民營管線單位因為須共同負擔建設費用,因此實際「拒入率」卻始終偏高。以市民大道共同管道為例,總花費約67億元,平均每1公尺造價就要134萬元。
也許共同管道並非城市地下治理的萬靈丹,但以此精神長遠規劃,監控資料完善精確,讓「幽靈管線」不再,才能讓民眾心中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