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同化,融合,或多元化一直是中國民族政策辯論的主要問題。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上勾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光明前景"的時候並沒有對中國的民族關係作特別能說明。
十九大期間在內蒙古進行的宣傳蒙古民族和馬的綜藝演出吸引了大批觀眾和媒體關注,也表現出受到官方鼓勵的少數民族文化產業中藝術家的創作空間。
一方面官方把宣傳少數民族文化和發展文化產業當作增加國家軟實力的手段;但另一方面,表現歌舞升平的文藝形式也表現了民族文化多樣性,在某種程度上也加強了少數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名為《千古馬頌》的大型文藝表演在為內蒙古70週年大慶修建的場館中上演。中國媒體報道說,表演系中國首創,填補了內蒙古馬文化實景演出的空白,也凝聚了馬背民族幾代人的夙願。《千古馬頌》在內蒙古演出多年,觀眾累計數十萬人。
這是一部由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推出的大型綜藝表演,演出結合了馬術、雜技、蒙古詩歌、舞蹈和雜技等藝術元素,並且通過高科技聲光電、裸眼3D技術,為觀眾帶來全新的震撼感受。表演由"天降神駒"、"人馬情緣"、"馬背家園"、"馬背傳奇"、"千古馬頌"等故事構成。藝術家通過浪漫和獵奇的手法,表現蒙古民族與馬的歷史和感情經歷。
從效果上看,雖然門票價格高達數百元人民幣,但似乎仍能持續保持滿場的高上座率。觀眾中有不少外地遊客,甚至還有來自蒙古國的觀眾。內地觀眾為被藝術化的蒙古馬文化讚嘆,舞台再現「失去的歷史"也讓蒙古族觀眾感到了某種滿足。
文化多元化
雖然官方推行的少數民族文化產業製作一般是傳遞歌舞升平,民族和諧,以及加強民族團結和民族認同這類主題,但《千古馬頌》的大型表演似乎專注渲染內蒙古民族特色和馬文化傳統,並沒有讓人察覺主旋律的宣傳味道。
由內蒙古雜技演員出身的塔娜女士帶領創辦的馬文化表演形成了轟動效應,被許多報道稱做內蒙古文化與旅遊產品結合的典範。《千古馬頌》團隊還計劃在海南三亞、北京、西安等內地旅遊熱點城市駐場演出。
許多中國媒體報道將《千古馬頌》說成是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背景下推出草原文化,北國旅遊特色的文化產業項目。內蒙古官員多年來一直強調提升內蒙古的民族文化產業,要把內蒙古建設成民族文化強區,要打造"北疆文化繁榮亮麗風景線",爭取讓內蒙古文化工作整體水平步入全國先進行列等。
對於中國民族政策的批評者來說,西藏,新疆和內蒙古受到當局嚴格的意識形態管控,藝術家和知識分子為自保而小心謹慎,不敢隨意表達意見。但另外一方面,文化市場和商業利益驅動,加上國家藝術資金扶助,少數民族地區文化產業專項資金,具有地方民族色彩的藝術形式也在蓬勃發展。
儘管這種表現少數民族幸福歡樂,能歌善舞的文藝形式有滿足增加國家和民族文化吸引力的功效,能起到增加國家軟實力的宣傳效果,但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加強了少數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
"民族大熔爐"?
習近平自2012年擔任中國最高領導人以來就一直關注中國的少數民族問題和民族關係。習近平訪問新疆,西藏和內蒙古都被中國媒體高調報道。習近平多次去內蒙古視察,穿蒙古袍,用蒙古語祝福被當地人津津樂道。
習近平在考察內蒙古時曾經說:"蒙古馬雖然沒有國外名馬那樣的高大個頭,但生命力強、耐力強、體魄健壯。我們幹事創業就要像蒙古馬那樣,有一種吃苦耐勞、一往無前的精神。"
習近平的父親,中共元老習仲勳早年在西北就有民族工作的經歷,80年代擔任負責民族,宗教和統戰工作的副總理。習仲勳有中共黨內開明派之稱,據說同當時的中共總書記胡耀邦一起努力糾正了民族工作中許多極左錯誤。
習近平本人雖然沒有他父親那樣直接的民族工作的經歷,但報道說習近平叫停了一度出現的廢除民族區域自治的爭論。當時有北大和清華學者撰文呼籲要用美國"民族大熔爐"方式取代現有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實現加快民族同化的目標。這種認為民族區域自治過時,應該效仿西方的新民族政策的主張在中國引起了很大爭議。
據說,習近平在2014年度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批評了宣揚外國模式,將美國"民族大熔爐"理想化的思潮。他號召要對中共的現行民族政策有信心,需要堅定地走中國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