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福島核電站嚴重核災,至今年3月11日屆10年。
本文敍述日本與台灣10年來能源供給與能源政策的演化,與比較兩國能源政策的變化,以供大眾今年8月28日龍門核四重啟公投案投票決定的參考。
10年來日本能源供給與能源政策的演化
福島嚴重核災後,日本的能源供給與能源政策受到空前巨大的衝擊,所有日本核電廠陸續停機,進行核電廠核災事故原因、核電安全技術與核電行政控管等全方位的探究、分析、檢討、評估,創建核能發電安全度的技術改進措施與核電行政控管政策改進方案。
福島嚴重核災後,為彌補核電供應缺口,必須大量從國外進口天然氣,結果日本出現30年來罕見的貿易逆差,電價也大幅上揚。
日本國會調查委員會調查福島核災結論,認為福島事故是人為疏失,疏失包括:
• 東京電力公司(東電)缺乏危機意識、核電廠人員缺乏訓練和準備、主管機關喪失監督功能和中央各部會整合失調。
• 原子力安全保安院故步自封,缺乏與國際借鏡的動力。
• 日本政府國家級的緊急疏散計畫過份簡化、未經過檢視。
• 事故發生後,內閣跳過原子力安全保安院,直接與東電聯繫,違反行政程序。
• 事故後,沒有主管機關可以監督福島核一廠,且東電對諸多細節不願意講清楚。
• 前首相菅直人前往福島核一廠,干預事故處理程序,使整體指揮系統大亂。
目前,日本有39座商轉核電機組, 9座核電機組已重啟,5座核電機組已被核准重啟,12座核電機組申請重啟中。
未來日本的能源規劃: 2030年全國電力中,核能提供22%,太陽能、風力、水力提供22%,天然氣提供27%,煤提供26%,石油提供3%。
10年來台灣能源供給政策的演化
台灣能源供給與能源政策,在2016年前國民黨馬政府執政時代,受民進黨主導的反核輿論的壓力衝擊,封存龍門核四廠,但核一、核二、核三廠照常商轉,核電的發電占比約為20%。
2013年12月馬總統表示,兩年前日本發生福島核災時,他正競選總統連任,即提出「確保核安、穩健減核、打造綠能低碳環境、逐步邁向非核家園」的能源發展願景。福島核災喚起世界各國對核能安全的高度重視,...美國、俄羅斯及日本等曾經發生過核災的國家,皆於事後繼續發展或使用核能。...馬政府在福島事故發生後,大幅增加核電廠的防護能力,包括興建增高2.5公尺的防海嘯牆,以及核電廠危急「斷然處置措施」等。2014年7月馬總統表示,減碳比廢核重要。